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商业秘密刑民交叉案件审理模式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2021-04-02 12:28
  在商业秘密刑民交叉案件中,对先刑后民模式进行彻底式的批判,存在矫枉过正之嫌。在内在逻辑上,商业秘密刑民交叉案件不同于合同诈骗等其他刑民交叉案件,权利人并不过分追求民事赔偿,反而,对寻求刑事保护有着更为强烈的愿望和需求。这源于权利更在意实现知识产权背后的"垄断力"。先刑后民模式不仅没有引发公利益与私利益之间的紧张,还实现了公利益与第一层级利益之间方向的一致。在程序开展上,先刑后民可以通过证据保全的方式实现财产保全,实现高效止损的制度效果。此外,当前的知识产权司法改革更适用于先刑后民模式,知识产权"三合一"可以克服专业性强、判决冲突、管辖错位等问题。因此,在商业秘密案件中,应当为先刑后民模式正名。 

【文章来源】:江淮论坛.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先民后刑模式的理论支撑
    (一)解决私权至上与公权优先的理念冲突
    (二)克服私权救济与公权介入的逻辑错位
    (三)缝合高效止损与低效救济的效率断层
    (四)化解特殊保护与普通保护的效果失衡
三、对先民后刑模式的逻辑批判
    (一)内在逻辑上:对先刑后民等于“公权优先”的质疑
        1. 利益分层上,公共利益与私权利益的方向一致
        2. 先决关系上,民事事实与刑事事实的逻辑同序
    (二)程序开展上,对先民后刑有利于程序开展的质疑
        1. 诉讼效率上,证据保全与财产保全的效率等齐
        2. 损失数额上,民事宽松与刑事趋紧的内在冲突
        3. 权利性质上,特殊性强与专业性高的理论证伪
四、知识产权司法改革对先民后刑模式的冲击
    (一)知识产权“三合一”解决了先刑后民的逻辑难题
    (二)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提升了先刑后民的诉讼效率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刑交叉诉讼关系处理的规则与法理[J]. 张卫平.  法学研究. 2018(03)
[2]破解刑民交叉司法困境的现实路径——以非法集资类案件为视角[J]. 莫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12)
[3]法秩序统一视野下的诉讼程序与法律效果的多元性——以竞合型刑民交叉案件为视角[J]. 张永泉.  法学杂志. 2017(03)
[4]刑事诉讼财产保全制度论要[J]. 吴光升.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6(04)
[5]刑民交叉案件分类及其对未来研究的影响[J]. 李晓明,张鑫.  河北法学. 2016(02)
[6]论刑民交叉案件程序冲突的协调[J]. 宋英辉,曹文智.  河南社会科学. 2015(05)
[7]商业秘密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模式的困境及其破解[J]. 黄亮.  时代法学. 2015(03)
[8]知识产权审判“三审合一”改革中的问题及其完善——以江西为例[J]. 卢宇,王睿婧.  江西社会科学. 2015(02)
[9]刑民交叉案件中“先刑观念”的反思与批评[J]. 杨兴培.  法治研究. 2014(09)
[10]刑民交叉案件中刑事案件对民事合同效力的影响研究——以非法集资案件中的合同效力为视角[J]. 刘宪权,翟寅生.  政治与法律. 2013(10)



本文编号:3115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115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7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