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法典》规定生命尊严的重要价值
发布时间:2021-04-23 17:4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02条在生命权的内容中规定了"生命尊严",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规定。从抽象的人性出发,生命尊严是人的主张;从具体的人出发,主张生命尊严是伦理人的内在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上,主张生命尊严的终极目的是维护人格尊严,应当受到人格权法的保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02条把生命尊严作为生命权的基本内容具有深厚的理论和社会基础。生命尊严不仅是人格尊严的具体展开,也是生命权的终极理据。以死的尊严为核心,其具体内容包括尊严死、生前预嘱和临终关怀等。由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02条规定生命尊严具有的重要价值,就是完整保护人格尊严,通过扩展生命权的内容,充分保障死的尊严,并为尊严死、生前预嘱、临终关怀等提供立法依据,亦为安乐死的合法性评价预留解释空间。
【文章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1(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缘起
二、《民法典》第1002条规定生命尊严的法理基础
(一)哲学基础:生命尊严是人的主张
(二)伦理基础:主张生命尊严是伦理人的内在道德要求
(三)价值基础:主张生命尊严以维护人格尊严为终极目的
三、《民法典》第1002条规定生命尊严的基本含义与内容
(一)基本含义
1. 生命尊严是人格尊严的具体展开
2. 生命尊严是生命权的终极理据
3. 生命尊严的核心是死的尊严
(二)生命尊严概念应当包含的主要内容
1. 尊严死
2. 生前预嘱
3. 临终关怀
四、《民法典》第1002条规定生命尊严的重要价值
(一)基本价值是完整保护人格尊严
(二)主要价值是扩展生命权的内容
(三)核心价值是充分保障死的尊严
(四)延伸价值是为尊严死、生前预嘱、临终关怀提供立法依据
(五)衍生价值是为安乐死的合法性预留解释空间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格权法的新发展与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的完善[J]. 王利明.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9(06)
[2]人格权立法的进步与局限——评《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三审稿)》[J]. 石佳友. 清华法学. 2019(05)
[3]生命尊严的规范构造与制度实现[J]. 刘召成. 河南社会科学. 2019(07)
[4]“死亡权”证伪与安乐死之法律基础[J]. 何国强. 私法研究. 2016(02)
[5]池田大作生命尊严思想述评[J]. 奥田真纪子,王丽荣. 伦理学研究. 2016(03)
[6]人格权法中的人格尊严价值及其实现[J]. 王利明. 清华法学. 2013(05)
[7]关于死亡预备的思考[J]. 颜晓娜. 黑河学刊. 2012(06)
[8]社会基础变迁与民法双重体系建构[J]. 朱岩.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6)
[9]出生与权利——权力冲突[J]. 徐国栋. 东方法学. 2009(02)
[10]生命权价值的再探讨[J]. 张平华. 法学杂志. 2008(01)
本文编号:3155758
【文章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1(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缘起
二、《民法典》第1002条规定生命尊严的法理基础
(一)哲学基础:生命尊严是人的主张
(二)伦理基础:主张生命尊严是伦理人的内在道德要求
(三)价值基础:主张生命尊严以维护人格尊严为终极目的
三、《民法典》第1002条规定生命尊严的基本含义与内容
(一)基本含义
1. 生命尊严是人格尊严的具体展开
2. 生命尊严是生命权的终极理据
3. 生命尊严的核心是死的尊严
(二)生命尊严概念应当包含的主要内容
1. 尊严死
2. 生前预嘱
3. 临终关怀
四、《民法典》第1002条规定生命尊严的重要价值
(一)基本价值是完整保护人格尊严
(二)主要价值是扩展生命权的内容
(三)核心价值是充分保障死的尊严
(四)延伸价值是为尊严死、生前预嘱、临终关怀提供立法依据
(五)衍生价值是为安乐死的合法性预留解释空间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格权法的新发展与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的完善[J]. 王利明.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9(06)
[2]人格权立法的进步与局限——评《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三审稿)》[J]. 石佳友. 清华法学. 2019(05)
[3]生命尊严的规范构造与制度实现[J]. 刘召成. 河南社会科学. 2019(07)
[4]“死亡权”证伪与安乐死之法律基础[J]. 何国强. 私法研究. 2016(02)
[5]池田大作生命尊严思想述评[J]. 奥田真纪子,王丽荣. 伦理学研究. 2016(03)
[6]人格权法中的人格尊严价值及其实现[J]. 王利明. 清华法学. 2013(05)
[7]关于死亡预备的思考[J]. 颜晓娜. 黑河学刊. 2012(06)
[8]社会基础变迁与民法双重体系建构[J]. 朱岩.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6)
[9]出生与权利——权力冲突[J]. 徐国栋. 东方法学. 2009(02)
[10]生命权价值的再探讨[J]. 张平华. 法学杂志. 2008(01)
本文编号:3155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15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