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空间生产、话语建构与制度化动员

发布时间:2021-05-13 16:39
  在业委会和业主维权组织缺位的商品房小区,业主的维权与动员表现出独特的行动逻辑。基于个案研究发现,制度施压和组织异化在挤压着业主自治空间的同时,也生产出一定的维权空间,为业主的维权行动创造了一种政治机会结构;行动者通过话语建构来形塑其行动的合法性,将政治机会转换为一种话语机会和优势,其结果使业主行动走向制度化维权;在组织化资源贫瘠的恶劣条件下,业主维权的动员结构表现出"去组织化"的特征,且制度化维权和动员似乎成为唯一途径,这反映出业主群体权利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增长以及公民社会正在形成。由此,这样一种"空间—话语—动员"的整体性分析框架在分析业主维权的制度化和情景化行为方面具有适洽性。 

【文章来源】:学术探索. 2020,(06)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空间生产:业主维权的场域形塑
    (一)制度施压
    (二)组织异化
二、话语建构:业主维权的诉求表达
    (一)话语建构的目标:行动合法性的形塑
    (二)话语建构的策略:制度文本与实践的间隙捕捉
    (三)话语建构的效果:走向制度化维权
三、制度化动员:业主维权的动员策略
    (一)“去组织化”的动员结构
    (二)制度化的动员方式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横纵联合:“互构型”社区治理体系研究[J]. 钱志远,孙其昂.  学习与实践. 2018(05)
[2]房权意识何以外溢到城市治理?——中国城市社区业主委员会治理功能的实证分析[J]. 吴晓林,谢伊云.  江汉论坛. 2018(01)
[3]组织动员、行动策略与机会结构 业主集体行动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 盛智明.  社会. 2016(03)
[4]政治机会、话语机会与抗争空间的生产——以反对垃圾站选址的集体抗争为例[J]. 卜玉梅,周志家.  社会发展研究. 2016(01)
[5]从“国家与社会”到“制度与生活”: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的视角转换[J]. 肖瑛.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9)
[6]环境抗争的话语建构、选择与传承[J]. 周裕琼,蒋小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7]从边缘到主流:集体行动框架与文化情境[J]. 夏瑛.  社会. 2014(01)
[8]为什么跨小区的业主组织联盟存在差异 一项基于治理结构与政治机会(威胁)的城市比较分析[J]. 黄荣贵,桂勇.  社会. 2013(05)
[9]国家基层策略行为与社区过程 基于南苑业主自治的社区故事[J]. 黄晓星.  社会. 2013(04)
[10]从政治呼号到法律逻辑——对中国工人抗争政治的话语分析[J]. 程秀英.  开放时代. 2012(11)



本文编号:3184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184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e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