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企业基金会法人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0 12:30
  随着我国企业经济的持续活跃、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和民间公益慈善意识的觉醒,企业基金会数量逐年递增,逐渐成为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但基金会监管的主要法规《基金会管理条例》经过长期的施行已经跟不上企业基金会发展的步伐,限制了企业基金会的进一步发展。恰逢《民法总则》颁布重构了我国的法人制度体系,笔者选取法人制度的角度,借鉴法人制度中有益经验以及目前国内外其他社会公益团体的规制体系,以期让企业基金会在合法有序的法人框架中运行。本文围绕基金会目的和财产两大要素分析了企业基金会的法人制度,重点研究了以下内容并得出了相应成果:本文通过对基金会特征、企业基金会特征的分析,归纳出基金会与其他慈善组织、企业基金会与其他形态基金会的区别,并结合大陆法系民法财团法人的理论进行分析,认为企业基金会属于财团法人,并具备目的和财产两大核心要素。通过与营利法人的对比,得出目的和财产对企业基金会的独特价值。从目的和财产两个角度出发,本文对现行基金会法人制度进行了检视,发现存在双重管理体制限制企业基金会的入口、企业基金会决策机关权限不当、企业基金会内部人控制问题缺乏监督、企业基金会设立财产范围过窄、慈善财产管理和投资制...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一、企业基金会法人制度基本问题
    (一)基金会的特征
        1.基金会的历史和发展沿革
        2.基金会的特征
    (二)企业基金会的特征
    (三)企业基金会法人制度的定位:财团法人
    (四)企业基金会法人制度的核心:目的与财产
二、企业基金会法人制度检视:以目的和财产为视角
    (一)从目的角度的检视
        1.决策机关权限的错位使基金会目的面临被变更的风险
        2.内部人控制导致基金会有违背其目的而运行的风险
        3.双重管理体制限制更多社会主体通过基金会实现其慈善目的
        4.基金会分类的缺失不利于不同形态的基金会更好实现其目的
    (二)从财产角度的检视
        1.对非货币财产出资的限制阻碍更多财产进入慈善领域
        2.财产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利于慈善财产的保值增值
        3.不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导致对财产运行的监管不足
三、企业基金会法人制度修正:以目的和财产为视角
    (一)从目的角度的修正
        1.双重管理体制的退出路径探讨
        2.基金会决策机关权限的重构
        3.限制内部理事监事的比例
        4.针对不同形态的基金会进行分类监管
    (二)从财产角度的修正
        1.允许非货币财产作为原始基金
        2.完善基金会财产管理和投资制度
        3.强化违反信息公开义务的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基金会为主导模式的慈善组织法律架构[J]. 解锟.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7(06)
[2]捐助法人组织架构的制度缺陷及完善进路[J]. 罗昆.  法学. 2017(10)
[3]以股权设立企业基金会:质疑与辩护[J]. 孙光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5)
[4]捐助法人的功能与制度价值——兼评《民法总则》法人分类[J]. 夏利民.  江西社会科学. 2017(06)
[5]民法总则中的法人分类[J]. 谭启平,黄家镇.  法学家. 2016(05)
[6]慈善组织分类规制的基本思路——兼论慈善法相关配套法规的修改完善[J]. 朱恒顺.  中国行政管理. 2016(10)
[7]我国基金会立法的理论辩正与制度完善——兼评《基金会管理条例》及其《修订征求意见稿》[J]. 罗昆.  法学评论. 2016(05)
[8]我国民法典法人基本类型模式选择[J]. 罗昆.  法学研究. 2016(04)
[9]企业基金会及其治理: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J]. 陈钢,李维安.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06)
[10]慈善信托近似原则在美国立法中的发展及其启示[J]. 李喜燕.  比较法研究. 2016(03)

博士论文
[1]我国慈善组织治理法治化研究[D]. 韩丽欣.吉林大学 2014
[2]慈善法人研究[D]. 王雪琴.武汉大学 2010
[3]慈善性公益法人研究[D]. 李芳.山东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11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311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3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