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合同编视域下的区块链智能合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7 17:07
新一代智能合约脱胎于区块链技术,随着其运用范围的不断拓展,人们的交易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也给中国合同领域的法律规则带来了许多挑战。智能合约的本质虽与合同类似,但结合即将生效的《民法典》合同编与总则编的相关内容可以发现,智能合约在意思表示、合同效力、抗辩权,以及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违约救济等方面都存在与现行法律不同甚至矛盾的地方。要想将智能合约纳入合同编进行调整,需要双管齐下。在智能合约方面,加强技术发展,并配套法定数字货币使之更安全、更规范。在合同法方面,可对意思表示一致做扩大认定,对"要约—承诺"规则进行前置化处理,对智能合约合同生效时间做统一规定,对合约当事方进行一定的反匿名措施,还需对智能合约程序的代理权做区分。应增加相应的救济途径,并对合同对价方式做一定限制。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智能合约的概念界定及区块链技术在智能合约中的应用
1.智能合约的概念界定
第一,智能合约的概念。
第二,智能合约与传统合同的区别。
(1)与电子合同相区别。
(2)在整体特性方面与传统合同的区别。
(3)在适用领域方面与传统合同的区别。
(4)在运行方式上与传统合同的区别。
(5)在救济方面与传统合同的区别。
2.区块链技术在智能合约中的应用
三、区块链技术下智能合约对相关合同法的影响
1.智能合约对意思表示的影响
第一,智能合约对意思自治的限制。
第二,智能合约的意思表示存在误差。
第三,智能合约影响“要约—承诺”架构。
2.智能合约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第一,智能合约生效时间认定。
第二,智能合约对认定合同无效难度的影响。
第三,智能合约合同效力待定的情形。
第四,智能合约对合同可撤销制度的客观限制。
3.智能合约对抗辩权的影响
第一,智能合约中同时履行抗辩权消灭。
第二,在合约调用时先履行抗辩权的应用。
第三,智能合约对不安抗辩权的影响。
4.智能合约对合同履行的影响
第一,智能合约对合同全面履行义务的支持。
第二,智能合约合同仍可能出现部分履行情况。
第三,智能合约可出现合同中止履行的新情况。
第四,智能合约中合同履行不能的情况。
第五,智能合约对价支付的合法性认定。
5.智能合约对合同变更、解除的影响
第一,智能合约的变更方法。
第二,智能合约对合同解除形成限制。
6.智能合约对违约及违约救济的影响
第一,智能合约可有效减少违约情况。
第二,智能合约平台的违约救济缺位。
四、智能合约纳入《民法典》调整的路径及建议
1.智能合约纳入《民法典》调整的路径
第一,修改和完善《民法典》合同编。
第二,从技术层面予以支撑。
2.智能合约纳入《民法典》合同编调整的若干建议
第一,对意思表示一致做扩大认定。
第二,“要约—承诺”规则前置化。
第三,认定智能合约的生效时间。
第四,对合约当事人进行一定的匿名限制。
第五,对智能程序的代理权进行认定。
第六,增加对智能合约不可逆性的救济途径。
第七,对合同对价选择进行规定。
第八,增加智能合约违约的救济途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密货币的法律属性与监管框架——以比较研究为视角[J]. 漆彤,卓峻帆. 财经法学. 2019(04)
[2]区块链下智能合约的合同法思考[J]. 柴振国. 广东社会科学. 2019(04)
[3]面向合同的智能合约的形式化定义及参考实现[J]. 王璞巍,杨航天,孟佶,陈晋川,杜小勇. 软件学报. 2019(09)
[4]智能合约:架构及进展[J]. 欧阳丽炜,王帅,袁勇,倪晓春,王飞跃. 自动化学报. 2019(03)
[5]决策十字阵中的智能合约[J]. 许可. 东方法学. 2019(03)
[6]智能合约的法律构造[J]. 陈吉栋. 东方法学. 2019(03)
[7]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合同法分析[J]. 郭少飞. 东方法学. 2019(03)
[8]智能合约与私法体系契合问题研究[J]. 蔡一博. 东方法学. 2019(02)
[9]区块链安全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J]. 韩璇,袁勇,王飞跃. 自动化学报. 2019(01)
[10]区块链技术下智能合约的民法分析、应用与启示[J]. 倪蕴帷.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本文编号:3348158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智能合约的概念界定及区块链技术在智能合约中的应用
1.智能合约的概念界定
第一,智能合约的概念。
第二,智能合约与传统合同的区别。
(1)与电子合同相区别。
(2)在整体特性方面与传统合同的区别。
(3)在适用领域方面与传统合同的区别。
(4)在运行方式上与传统合同的区别。
(5)在救济方面与传统合同的区别。
2.区块链技术在智能合约中的应用
三、区块链技术下智能合约对相关合同法的影响
1.智能合约对意思表示的影响
第一,智能合约对意思自治的限制。
第二,智能合约的意思表示存在误差。
第三,智能合约影响“要约—承诺”架构。
2.智能合约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第一,智能合约生效时间认定。
第二,智能合约对认定合同无效难度的影响。
第三,智能合约合同效力待定的情形。
第四,智能合约对合同可撤销制度的客观限制。
3.智能合约对抗辩权的影响
第一,智能合约中同时履行抗辩权消灭。
第二,在合约调用时先履行抗辩权的应用。
第三,智能合约对不安抗辩权的影响。
4.智能合约对合同履行的影响
第一,智能合约对合同全面履行义务的支持。
第二,智能合约合同仍可能出现部分履行情况。
第三,智能合约可出现合同中止履行的新情况。
第四,智能合约中合同履行不能的情况。
第五,智能合约对价支付的合法性认定。
5.智能合约对合同变更、解除的影响
第一,智能合约的变更方法。
第二,智能合约对合同解除形成限制。
6.智能合约对违约及违约救济的影响
第一,智能合约可有效减少违约情况。
第二,智能合约平台的违约救济缺位。
四、智能合约纳入《民法典》调整的路径及建议
1.智能合约纳入《民法典》调整的路径
第一,修改和完善《民法典》合同编。
第二,从技术层面予以支撑。
2.智能合约纳入《民法典》合同编调整的若干建议
第一,对意思表示一致做扩大认定。
第二,“要约—承诺”规则前置化。
第三,认定智能合约的生效时间。
第四,对合约当事人进行一定的匿名限制。
第五,对智能程序的代理权进行认定。
第六,增加对智能合约不可逆性的救济途径。
第七,对合同对价选择进行规定。
第八,增加智能合约违约的救济途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密货币的法律属性与监管框架——以比较研究为视角[J]. 漆彤,卓峻帆. 财经法学. 2019(04)
[2]区块链下智能合约的合同法思考[J]. 柴振国. 广东社会科学. 2019(04)
[3]面向合同的智能合约的形式化定义及参考实现[J]. 王璞巍,杨航天,孟佶,陈晋川,杜小勇. 软件学报. 2019(09)
[4]智能合约:架构及进展[J]. 欧阳丽炜,王帅,袁勇,倪晓春,王飞跃. 自动化学报. 2019(03)
[5]决策十字阵中的智能合约[J]. 许可. 东方法学. 2019(03)
[6]智能合约的法律构造[J]. 陈吉栋. 东方法学. 2019(03)
[7]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合同法分析[J]. 郭少飞. 东方法学. 2019(03)
[8]智能合约与私法体系契合问题研究[J]. 蔡一博. 东方法学. 2019(02)
[9]区块链安全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J]. 韩璇,袁勇,王飞跃. 自动化学报. 2019(01)
[10]区块链技术下智能合约的民法分析、应用与启示[J]. 倪蕴帷.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本文编号:3348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348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