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的定位——以人格权的主观权利属性为切入点
发布时间:2021-09-17 00:30
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人格权从消极防御权能占主导逐渐呈现出积极的自我处分的内容,表现出主观权利属性愈加突出的趋势。基于其主观权利属性推动的人格权流动性的加强,对于人格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范的要求也变得更加迫切。本文通过对宪法和民法规制内容的不同进行分析,并从体系定位、篇幅长短和实用性等方面对《民法总则》和《民法分则》进行比较,以处理好人格权的确权问题。以此为前提,比较传统的合同编处理人格权利的处分问题、侵权责任编处理人格权的保护问题和人格权独立成编的立法方式,以求得人格权法律规范实用性较高程度的发挥和法制资源的合理化的利用。
【文章来源】:法制与社会. 2020,(1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人格权是兼具宪法权利属性和民法权利属性的权利
二、《民法典》中人格权确权的规制模式
(一)“民法分则规制人格权确权”模式
(二)“民法总则规制人格权确权”模式
三、《民法典》中人格权保护和处分的规制模式
(一)“合同编处理人格权的处分问题,侵权编处理其保护问题”的规制模式
(二)“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的规制模式
四、总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法人格权理论的宪法学分析[J]. 刘志刚. 人权. 2019(04)
[2]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逻辑结构的特点与问题[J]. 杨立新. 东方法学. 2019(02)
[3]论人格权的法定性与开放性[J]. 王利明. 经贸法律评论. 2018(01)
[4]宪法基本权利限制条款权利保障功能之解释与适用——兼论对新兴基本权利的确认与保护[J]. 王进文.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8(05)
[5]基本权利影响侵权民事责任的路径分析[J]. 刘志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6]论人格权的性质——宪法权利还是民法权利[J]. 林志明. 法制与社会. 2017(04)
[7]婚姻非契约的法哲学分析——以黑格尔哲学为资源[J]. 方旭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1)
[8]人格权法制定中的几个问题[J]. 王利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9]婚姻——契约的制度化[J]. 邹国雄.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1)
本文编号:3397587
【文章来源】:法制与社会. 2020,(1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人格权是兼具宪法权利属性和民法权利属性的权利
二、《民法典》中人格权确权的规制模式
(一)“民法分则规制人格权确权”模式
(二)“民法总则规制人格权确权”模式
三、《民法典》中人格权保护和处分的规制模式
(一)“合同编处理人格权的处分问题,侵权编处理其保护问题”的规制模式
(二)“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的规制模式
四、总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法人格权理论的宪法学分析[J]. 刘志刚. 人权. 2019(04)
[2]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逻辑结构的特点与问题[J]. 杨立新. 东方法学. 2019(02)
[3]论人格权的法定性与开放性[J]. 王利明. 经贸法律评论. 2018(01)
[4]宪法基本权利限制条款权利保障功能之解释与适用——兼论对新兴基本权利的确认与保护[J]. 王进文.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8(05)
[5]基本权利影响侵权民事责任的路径分析[J]. 刘志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6]论人格权的性质——宪法权利还是民法权利[J]. 林志明. 法制与社会. 2017(04)
[7]婚姻非契约的法哲学分析——以黑格尔哲学为资源[J]. 方旭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1)
[8]人格权法制定中的几个问题[J]. 王利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9]婚姻——契约的制度化[J]. 邹国雄.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1)
本文编号:3397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39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