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短视频的著作权法治理路径研究——以公众参与文化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1-09-24 09:26
自媒体短视频的去中心化、即时互动性的文化创作与传播技术突破了传统的"熟人社会网",形成公众参与文化现象。参与文化中公众的"业余者"属性与行为特征,丰富了著作权法的生态环境。互动性的自媒体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有助于实现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与此同时,社会公众的双重身份还能"反哺"社会,丰富公有领域。为实现传播效率与保护著作权排他性效力的平衡,从保护著作权人角度,应保障其"选择退出"的消极许可权利;从保障公众参与文化而言,若存在转换性使用作品且不影响原作品合法利益的则视为合理使用情形。
【文章来源】:知识产权.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户生成内容”之版权保护考[J]. 倪朱亮. 知识产权. 2019(01)
[2]著作权法修订中的“用户创造内容”问题——以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比较为视角[J]. 刘颖,何天翔. 法学评论. 2019(01)
[3]版权闲话之五:鼓励创作的双重意义[J]. 李琛. 中国版权. 2018 (06)
[4]共享经济视域下重混创作版权法律制度的构建[J]. 华劼. 南京社会科学. 2018(09)
[5]中国著作权立法中的制度创新[J]. 熊琦.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7)
[6]作品改编权保护的历史之维[J]. 李杨. 知识产权. 2018(06)
[7]版权蟑螂现象的法律治理——网络版权市场中的利益平衡机制[J]. 易继明,蔡元臻. 法学论坛. 2018(02)
[8]“用户创造内容”与作品转换性使用认定[J]. 熊琦. 法学评论. 2017(03)
[9]知识产权制度未来发展试析——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观视角[J]. 梁心新. 知识产权. 2016(01)
[10]从消费性使用视角看“微博转发”中的著作权限制[J]. 梅术文. 法学. 2015(12)
本文编号:3407511
【文章来源】:知识产权.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户生成内容”之版权保护考[J]. 倪朱亮. 知识产权. 2019(01)
[2]著作权法修订中的“用户创造内容”问题——以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比较为视角[J]. 刘颖,何天翔. 法学评论. 2019(01)
[3]版权闲话之五:鼓励创作的双重意义[J]. 李琛. 中国版权. 2018 (06)
[4]共享经济视域下重混创作版权法律制度的构建[J]. 华劼. 南京社会科学. 2018(09)
[5]中国著作权立法中的制度创新[J]. 熊琦.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7)
[6]作品改编权保护的历史之维[J]. 李杨. 知识产权. 2018(06)
[7]版权蟑螂现象的法律治理——网络版权市场中的利益平衡机制[J]. 易继明,蔡元臻. 法学论坛. 2018(02)
[8]“用户创造内容”与作品转换性使用认定[J]. 熊琦. 法学评论. 2017(03)
[9]知识产权制度未来发展试析——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观视角[J]. 梁心新. 知识产权. 2016(01)
[10]从消费性使用视角看“微博转发”中的著作权限制[J]. 梅术文. 法学. 2015(12)
本文编号:3407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407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