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中“商标性使用”的判定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5 01:04
笔者从“穿越火线”“逆战”商标侵权案中受启,在商标侵权中,“商标性使用”该如何判定。关于“商标性使用”的判定,学界和司法实务虽一致认可了“识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为其核心要件,但在如何具体判定中,存在被控侵权人“主动使用”或者“被动使用”、使用范围、原商标的知名度等是否需要考虑的不同看法。故此,本文试图构建一套完整的判定理论,在坚持两大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对“使用具有识别来源功能”原则的确定作出具体说明,以便顺利判定商标侵权中的“商标性使用”。正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起伏不定的案件,援引裁判文书中的重要评价,概括争议焦点,得出本文中心问题,后文将主要围绕该问题进行述说。第二部分:“商标性使用”界定主要分两个步骤。首先,比对当下“商标性使用”的两种不同观念,并考虑现在非营利组织更多地将注册商标使用于非商业活动或者营利组织利用互联网对商标进行非商业活动的使用,得出“商标性使用”是指以区别产品来源为目的,且该使用能在相关公众中带来一定的商业价值。另外,在与商标正当使用的比照中,达到深入认识“商标性使用”的因的。第三部分:介绍“商标性使用”为商标侵权确定所起作用的不同认知,在比较各观点的...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商标性使用”问题提出
1.1 案情简介
1.2 问题提出
第2章 “商标性使用”及与商标正当使用的辨析
2.1 “商标性使用”的概念
2.2 “商标性使用”与商标正当使用的辨析
2.2.1 与商标描述性使用的辨析
2.2.2 与商标说明性使用的辨析
第3章 “商标性使用”在商标侵权中的定位
3.1 “商标性使用”是判定商标侵权的前提条件
3.2 “商标性使用”是判定商标侵权的参酌条件
3.3 小结
第4章 商标侵权中“商标性使用”判定的必循原则
4.1 主动使用原则
4.2 使用具有识别来源功能
4.3 小结
第5章 商标侵权中“商标性使用”判定的具体考量因素
5.1 判断主体:相关公众
5.2 使用方式:以相关公众熟知的方式使用
5.3 使用范围:以商标权人的权利范围为限
5.4 使用程度:“突出”
5.5 小结
第6章 结语和展望
6.1 结语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408784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商标性使用”问题提出
1.1 案情简介
1.2 问题提出
第2章 “商标性使用”及与商标正当使用的辨析
2.1 “商标性使用”的概念
2.2 “商标性使用”与商标正当使用的辨析
2.2.1 与商标描述性使用的辨析
2.2.2 与商标说明性使用的辨析
第3章 “商标性使用”在商标侵权中的定位
3.1 “商标性使用”是判定商标侵权的前提条件
3.2 “商标性使用”是判定商标侵权的参酌条件
3.3 小结
第4章 商标侵权中“商标性使用”判定的必循原则
4.1 主动使用原则
4.2 使用具有识别来源功能
4.3 小结
第5章 商标侵权中“商标性使用”判定的具体考量因素
5.1 判断主体:相关公众
5.2 使用方式:以相关公众熟知的方式使用
5.3 使用范围:以商标权人的权利范围为限
5.4 使用程度:“突出”
5.5 小结
第6章 结语和展望
6.1 结语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408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408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