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个人信息主体权利的性质和行使规范——《民法典》第1037条的解释论展开

发布时间:2021-10-21 13:41
  我国《民法典》第1037条规定的个人信息主体的查询、复制、更正、删除四种权利系请求权,旨在防御个人信息处理中个人信息主体的人格权益受侵害。个人信息主体主张四种权利需要满足一般要件,即个人信息主体的人格权益因信息处理正受侵害或有受侵害之虞,还需要满足特别要件——违反涉及个人信息处理中个人权益保护的具体法律的规定。个人信息主体权利是存在于特定处理关系中针对信息处理者不法或不当行为的请求权。个人信息主体权利不具有绝对性,信息处理者在部分情形下可以拒绝响应个人信息主体的请求,但需要论证其在个人信息主体权益、公共利益及信息处理者自身合法利益等利益间的衡量中占优势。 

【文章来源】: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20,35(06)

【文章页数】:1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个人信息分类保护制度及其体系研究[J]. 袁泉,王思庆.  江西社会科学. 2020(07)
[2]个人信息权利的反思与重塑 论个人信息保护的适用 前提与法益基础[J]. 丁晓东.  中外法学. 2020(02)
[3]论侵害个人信息的民事责任[J]. 程啸.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4]个人信息权之私权属性与内涵思辨——以实现个人信息权益的合理保护为视角[J]. 杨惟钦.  晋阳学刊. 2019(02)
[5]论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分离[J]. 王利明.  中国法学. 2019(01)
[6]论个人信息权的基本范畴[J]. 叶名怡.  清华法学. 2018(05)
[7]个人信息的侵权法保护[J]. 叶名怡.  法学研究. 2018(04)
[8]个人信息保护:从个人控制到社会控制[J]. 高富平.  法学研究. 2018(03)
[9]论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权利[J]. 程啸.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3)
[10]大数据背景下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侵权问题及法律救济[J]. 鞠晔,凌学东.  河北法学. 2016(11)



本文编号:3449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449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f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