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标识商标侵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3 00:47
不同名称和外观的APP在移动互联网设备中已经被我们广泛接触和使用,APP标识一般由图形图像、文字、数字、颜色几部分构成,用户根据APP标识的这一显著性特征,能够在琳琅满目的APP应用程序中一眼找到自己想要下载安装或准备使用的程序软件。因此APP标识发挥着同商标一样的指示某一商品或服务的功能,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一种新型商业标识。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我国允许未注册的商标存在并使用,但是在发生商标侵权纠纷时,法律优先保护的是在先注册的商标和未注册的有一定影响力的驰名商标。现实中很多APP标识并没有进行商标注册,但是这并不能否认APP标识本身具有的商标属性。在APP标识的使用过程中,APP标识的开发商、APP应用商店管理者都有可能侵犯到商标权人或者未注册的驰名商标权利人的某些权益,在实践中也发生了非常多的APP标识商标侵权纠纷的案件。因此,分析和研究APP标识导致商标侵权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挖掘出产生冲突的根源,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需要。在研究APP标识商标侵权问题时,我们可以从依据《商标法》判定商标侵权的构成要件入手,分析APP标识有无商标性使用,辨析APP标识所指示的商品或服务的种类与...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APP标识商标侵权概述
1.1 案例来源及问题的提出
1.1.1 案例来源
1.1.2 争议焦点
1.1.3 需要研究的问题
1.2 APP标识的组成形式及其性质、法律属性
1.2.1 APP标识的组成形式
1.2.2 APP标识的性质及法律属性
第二章 APP标识商标侵权的构成要件
2.1 商标性使用
2.1.1 商标性使用的法律概念
2.1.2 判定商标性使用的依据
2.2 商品或服务的种类相同或相似性
2.2.1 商品或服务的种类相同或相似性判断的重要性
2.2.2 商品或服务的种类相同或相似性具体判断规则
2.3 APP标识与商标相同或相似性
2.4 混淆及其可能性
2.4.1 混淆及其可能性的相关规定
2.4.2 混淆及其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2.5 主观责任考量
第三章 APP标识商标侵权主体及行为模式
3.1 APP标识商标侵权的主体
3.1.1 APP开发商
3.1.2 APP商店管理者
3.2 APP标识商标侵权的行为模式
3.2.1 APP开发商的直接侵权
3.2.2 APP商店管理者的间接侵权
第四章 APP标识商标侵权认定的适用限制
4.1 在先使用
4.1.1 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的相同或近似
4.1.2 APP标识先于商标申请人使用商标
4.1.3 商标申请日之前,APP标识已有一定影响
4.1.4 在先使用抗辩成立的法律后果
4.2 避风港规则
4.2.1 避风港规则的可适用性
4.2.2 避风港规则的适用更为严格
第五章 对APP标识商标侵权进行规制的建议
5.1 加大对APP标识的保护力度
5.1.1 发挥商标检索平台的作用
5.1.2 成立APP标识保护组织
5.2 加强APP开发商和APP商店管理者的信息披露义务
5.3 重视《电子商务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补充作用
5.4 加强APP产业监管
5.4.1 监管现状
5.4.2 部门职责具体化
5.4.3 程序规范化
5.4.4 优化人才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491973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APP标识商标侵权概述
1.1 案例来源及问题的提出
1.1.1 案例来源
1.1.2 争议焦点
1.1.3 需要研究的问题
1.2 APP标识的组成形式及其性质、法律属性
1.2.1 APP标识的组成形式
1.2.2 APP标识的性质及法律属性
第二章 APP标识商标侵权的构成要件
2.1 商标性使用
2.1.1 商标性使用的法律概念
2.1.2 判定商标性使用的依据
2.2 商品或服务的种类相同或相似性
2.2.1 商品或服务的种类相同或相似性判断的重要性
2.2.2 商品或服务的种类相同或相似性具体判断规则
2.3 APP标识与商标相同或相似性
2.4 混淆及其可能性
2.4.1 混淆及其可能性的相关规定
2.4.2 混淆及其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2.5 主观责任考量
第三章 APP标识商标侵权主体及行为模式
3.1 APP标识商标侵权的主体
3.1.1 APP开发商
3.1.2 APP商店管理者
3.2 APP标识商标侵权的行为模式
3.2.1 APP开发商的直接侵权
3.2.2 APP商店管理者的间接侵权
第四章 APP标识商标侵权认定的适用限制
4.1 在先使用
4.1.1 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的相同或近似
4.1.2 APP标识先于商标申请人使用商标
4.1.3 商标申请日之前,APP标识已有一定影响
4.1.4 在先使用抗辩成立的法律后果
4.2 避风港规则
4.2.1 避风港规则的可适用性
4.2.2 避风港规则的适用更为严格
第五章 对APP标识商标侵权进行规制的建议
5.1 加大对APP标识的保护力度
5.1.1 发挥商标检索平台的作用
5.1.2 成立APP标识保护组织
5.2 加强APP开发商和APP商店管理者的信息披露义务
5.3 重视《电子商务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补充作用
5.4 加强APP产业监管
5.4.1 监管现状
5.4.2 部门职责具体化
5.4.3 程序规范化
5.4.4 优化人才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491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491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