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我国民事自助行为的制度化

发布时间:2021-11-16 02:46
  民事自助行为是民事主体在情势紧迫时进行自我保护,并在事后及时请求公力救济的权利救济方式。我国法律对此未予规定,导致社会生活中民事主体实施民事自助行为缺乏引导、法院的审判行为缺少规范。作为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相结合的民事权利救济方式,民事自助行为应当被纳入我国民事立法,明确民事自助行为的构成要件、公力保障及法律后果,以引导和规范民事主体实施民事自助行为,保障个人有权利以适当方式实现权利救济,发挥民事自助行为特有的功能。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民事自助行为的正当性基础
    1. 人性本身的需求
    2. 解决纠纷的需要
二、民事自助行为纳入我国民法立法检视
    1. 积极意义:引导和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
    2. 消极影响:权利越界导致违法发生
三、民事自助行为在民事立法中的应然地位
    1. 民事自助行为是权利救济方式
    2. 民事自助行为是侵权免责事由
四、民事自助行为在我国民法立法中的制度设计
    1. 民事自助行为的立法模式选择
    2. 民事自助行为的具体制度设计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让权利得到实现——民法典民事自助行为制度的立法设计[J]. 沃耘.  政法论丛. 2011(06)
[2]论民事自助行为的合理规制[J]. 贺光辉.  山东社会科学. 2006(12)
[3]走向能力互动:自助行为导入民事执行程序的思考[J]. 李彬.  法律适用. 2006(08)
[4]对抗民事侵权的自我救济——论自助行为的设立[J]. 李莉,陈泽锋.  广西社会科学. 2005(12)



本文编号:3498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498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c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