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背景下个人数据保护的法律限度
发布时间:2022-08-08 17:07
“数字是有记忆的”。伴随着可移动网络、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市场高度化繁荣,人类社会逐步踏向数字时代。人们愈发习惯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各类数据交换,数字世界与现实社会随之高度融合,也由此在网络空间留下了大量数字痕迹,其中不乏指向个人隐私的敏感数据,造成个人数据的安全隐患。2017年,我国在关于网络个人数据和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上迈出关键一步,《民法总则》与《网络安全法》先后将个人信息权纳入民事权利体系,明确了各类网络服务者的保护义务,加大网络个人数据的保护力度。作为当前炙手可热的新兴技术,区块链凭借其去中心化、保密性强、安全高效的特点创新了现有的信任机制,得到国家的大力推广。然而这一技术的应用随着强化个人数据保护呼声的提高,受到越来越多的争议。因为区块链的应用离不开大量数据积累的支持,这些记载在区块之上的数据既是区块链企业的核心资产,同样也是公民个人人格在数字上的延伸,所以区块链服务者若不合理使用甚至侵害这些数据将会进而损害到个人现实上的人格,这种权利客体的重叠造成了区块链技术与个人数据保护的摩擦。再加上由于区块链上记录的数据无法进行任何二次处理的技术特点,...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区块链应用带来的个人数据保护问题
(一)区块链技术应用背景
1.创新信任的区块链技术本质
2.区块链应用及其潜在风险
(二)现行个人数据保护模式的不足
1.个人数据保护范围模糊
2.个人数据保护义务履行困难
3.多方数据主体利益平衡难题
二、区块链中个人数据的法律属性与界定
(一)区块链数据的法律属性
1.区块链数据的财产权属性
2.区块链数据的人格权属性
(二)区块链中个人数据的界定
1.个人数据与商业数据的界定
2.个人数据与商业数据的权利行使
3.个人数据的保护边界
三、区块链背景下个人数据保护限度完善
(一)欧美个人数据保护模式之借鉴
1.欧盟“基本权利”保护模式
2.美国“流通+隐私”保护模式
3.欧美个人数据保护模式之审视
(二)个人数据保护限度的理论完善
1.两头强化三方平衡
2.意思自治流转自由
(三)个人数据保护限度的制度完善
1.完善个人数据认定标准
2.规范个人数据的授权模式
3.以技术约束技术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671900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区块链应用带来的个人数据保护问题
(一)区块链技术应用背景
1.创新信任的区块链技术本质
2.区块链应用及其潜在风险
(二)现行个人数据保护模式的不足
1.个人数据保护范围模糊
2.个人数据保护义务履行困难
3.多方数据主体利益平衡难题
二、区块链中个人数据的法律属性与界定
(一)区块链数据的法律属性
1.区块链数据的财产权属性
2.区块链数据的人格权属性
(二)区块链中个人数据的界定
1.个人数据与商业数据的界定
2.个人数据与商业数据的权利行使
3.个人数据的保护边界
三、区块链背景下个人数据保护限度完善
(一)欧美个人数据保护模式之借鉴
1.欧盟“基本权利”保护模式
2.美国“流通+隐私”保护模式
3.欧美个人数据保护模式之审视
(二)个人数据保护限度的理论完善
1.两头强化三方平衡
2.意思自治流转自由
(三)个人数据保护限度的制度完善
1.完善个人数据认定标准
2.规范个人数据的授权模式
3.以技术约束技术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671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671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