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区块链类型化的法理解读与规制思路

发布时间:2022-12-22 23:44
  根据区块链技术内部结构的不同,可将之分为公有链、私有链与联盟链3种类型。公有链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参与者之间形成"技术信任"机制;私有链是中心化的,所有参与者完全依赖主导者;联盟链是部分中心化的,参与者通过协议进行合作。公有链通过算法争夺记账权形成共识机制,私有链各个节点的记账权是中心机构赋予的,联盟链的共识机制是各个节点之间的彼此信任。联盟链兼具公有链与私有链的优势,具有信用多元、信息共享与高效率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各方面。公有链的发展必须受到严格控制,对私有链要针对其应用领域和法律关系进行监管,对联盟链则应实施穿透式监管。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公有链:区块链的最初形态
    (一)区块链的技术特征及其运行机制
        1.“点对点”网络技术。
        2.非对称加密技术。
        3.时间戳(time stamp)与哈希现金(Hash Cash)算法。
        4.共识机制。
    (二)技术信任而非制度信任:区块链的最大价值
    (三)公有链技术的弊端
        1.单笔交易效率较低。
        2.消耗大量能源。
        3.商业应用较为困难。
        4.难以被监管。
三、私有链的运行机制
    (一)私有链是中心化的分布式存储数据库
    (二)私有链的共识机制较弱
    (三)私有链的技术特征
        1.私有链是封闭的区块链系统。
        2.私有链效率高、成本低。
        3.私有链相对安全。
四、联盟链的运行机制
    (一)联盟链是部分去中心化的区块链
    (二)联盟链的共识机制
    (三)联盟链的技术特征
        1.联盟链是相对封闭的系统。
        2.联盟链的参与各方相对独立,但合作紧密。
        3.联盟链是“不可能三角”的平衡点。
        4.联盟链的数据信息并非不可篡改。
五、区块链技术的分类规制
    (一)区块链类型化路径的逻辑
    (二)严格监管公有链
    (三)针对私有链的应用领域进行规制
    (四)对联盟链实施穿透式监管
六、结语



本文编号:3724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724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c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