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商标“恶意抢注”中“恶意”的认定标准研究 ——基于100起司法判例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5 19:31
  商标“恶意抢注”是我国商标法领域由来已久的一个问题,虽然《商标法》经过历次修改后,目前的《商标法》及配套法律法规针对“恶意抢注”问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恶意抢注”现象本身并未得到有效的抑制。这一严峻的现状,我国商标主管机关——商标局也是意识到的,商标局副局长崔守东在一次采访中即表示,我国目前的商标申请量庞大,但使用率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是“恶意抢注”问题屡禁不绝。对此,笔者认为,虽然目前我国针对“恶意抢注”问题设置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与“恶意抢注”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对我国法院关于“恶意抢注”的案例进行提炼、并借鉴域外其他地区的经验,从而对如何完善我国在商标“恶意抢注”案件中“恶意”的认定标准,提出相应的建议。第一章是对“恶意抢注”问题的现状进行概述。本章主要对“恶意抢注”这一大的背景情况进行介绍、对“恶意抢注”的成因进行分析,进而通过梳理现行法律法规中与“恶意”的认定有关的条款,总结出目前关于认定“恶意”的难点。第二章是基于笔者所搜集到的100个案例进行的实证研究。通过介绍案例的总体情况、提炼案例中所体现出的“恶意”认...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商标恶意抢注认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商标恶意抢注的概念
    第二节 、我国商标恶意抢注的现状
    第三节 、商标恶意抢注的成因
        一、商标权取得制度过于单一
        二、商标申请主体过于宽泛
        三、商标保护范围略显狭窄
        四、违法成本相对低廉
    第四节 、认定商标恶意抢注的难点
        一、现有法律法规中未有清晰而完善的定义
        二、行政法规与司法解释之间存在差异
第二章 、我国法律实践中的“恶意”认定因素
    第一节 、案例情况综述
        一、案例的来源
        二、“恶意”认定因素的维度
    第二节 、案例中体现的出的“恶意”认定因素
        一、商标的注册时间
        二、商标的显著性
        三、商标的近似性
        四、商品或服务类别的类似性
        五、诉争双方的关系
        六、其他因素
    第三节 、对上述“恶意”认定因素的评析
        一、各维度之间的关系梳理
        二、现有的“恶意”认定因素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欧盟地区对“恶意”(BadFaith)的认定
    第一节 、欧盟商标法律中有关“恶意”的规定
        一、《欧盟商标指令》中与“恶意”有关的规定
        二、《欧盟商标条例》中与“恶意”有关的规定
        三、《欧盟商标审查指南》中有关“恶意”的规定
        四、国际商标协会(INTA)关于“恶意”的认定规则
    第二节、 欧盟知识产权局(OHIM / EUIPO)有关“恶意”认定的典型案例
        一、“Trillium”案
        二、“Be Natural”案
        三、“Gromax”案
        四、“East Side Mario's”案
        五、“Traxdata”案
    第三节、 欧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有关“恶意”认定的典型案例
        一、“Lindt & Sprüngli AG v.Hauswirth”案
        二、“Malaysian Dairy”案
        三、“GRUPPO SALINI”案
        四、“Pollo Tropical”案
    第四节 、欧盟地区关于“恶意”认定规则的总结
        一、知道或应当知道在先使用的情况
        二、系争商标申请人的主观意图
        三、小结
第四章 、对我国商标法中“恶意”认定标准的建议
    一、统一商标行政阶段和司法阶段中的规定
    二、梳理现有法律法规,确立一套统一的评判标准
    三、增加商标审查和法院审理过程中的考察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00起司法判例名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一、论文类
    二、其他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商标法》第三十二条“恶意抢注”认定研究——兼评“捕鱼达人”案[J]. 冯晓青.  武陵学刊. 2017(05)
[2]超五年无效宣告中“恶意”的认定[J]. 戴怡婷.  中华商标. 2017(06)
[3]商标恶意抢注的法律规制研究[J]. 吴贺霞.  法制博览. 2017(02)
[4]商标恶意抢注的判定规则——以“明知或应知”的主观状态为核心[J]. 穆颖.  中华商标. 2017(01)
[5]商标抢注问题的成因与防范[J]. 王利娜.  中华商标. 2016(10)
[6]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J]. 冯术杰.  知识产权. 2016(08)
[7]规制商标“抢注”与“囤积”的制度检讨与改造[J]. 刘铁光.  法学. 2016(08)
[8]未注册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研究——以未在中国注册的外国驰名商标保护为视角[J]. 冯晓青,罗宗奎.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6(04)
[9]注册取得商标权制度的观念重塑与制度再造[J]. 黄汇.  法商研究. 2015(04)
[10]主观意图在商标混淆侵权判定中的定位与适用[J]. 姚鹤徽.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硕士论文
[1]论商标恶意抢注的法律规制[D]. 曹华.中央民族大学 2017
[2]商标“使用”认定研究[D]. 刘流.天津师范大学 2016
[3]“使用意图”对依注册原则取得商标权的效力[D]. 孙戈.浙江大学 2016
[4]论恶意抢注商标的法制原因及相关法制的完善[D]. 刘伟芬(Lau Wai Fan).清华大学 2015
[5]有效遏制商标抢注行为的法律缺失与解决设想[D]. 禄珊.中国政法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731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731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d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