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智能工具下摄影作品的保护标准

发布时间:2017-06-20 13:11

  本文关键词:论智能工具下摄影作品的保护标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现行立法对摄影作品规定了较高的保护标准,这一高标准将很多使用智能工具拍摄的照片排除在作品之外。为了满足公众需要,使更多照片获得著作权保护,法院罔顾立法,径自降低摄影作品保护标准,这导致司法和立法之间存在明显冲突。学者们关于摄影作品保护标准的理论仍是立足于传统摄影作品,鲜有论及智能摄影作品的。要突破当前摄影作品保护标准面临的困境,目前有两种可供参考的解决路径:双轨制保护模式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然而这两种模式都存在不足之处,难以适用。因此,本文尝试重构摄影作品的保护标准,以非物质劳动成果保护标准取代目前的独创性标准。文章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对智能工具下摄影作品的概述,以阐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智能工具下的摄影作品是指使用智能设备在智能模式下创作的摄影作品。与传统摄影作品相比,其特点在于照片生成简单、能直接显示照片、节约成本、存储方便、后期处理简便。第二章从立法、司法和理论三个角度出发,讨论了我国摄影作品保护标准的现状与问题。首先,立法规定的模糊性导致司法适用不统一。其次,法院降低对摄影作品的独创性要求,几乎把所有涉案照片都纳入作品范畴,造成立法和司法存在冲突。最后,关于独创性标准,学者们见仁见智,未形成一致意见。同时建立在传统摄影作品基础上的保护标准,难以应对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第三章是对相关解决路径的评析。针对摄影作品保护标准存在的问题,可供参考的解决路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双轨制模式,用著作权保护摄影作品,用邻接权保护现行标准无法涵盖的照片。但是这种模式下,“摄影作品”和“照片”之间的界限难以划清,并且两者的保护效果实际上是一致的;二是维持摄影作品保护高标准,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无法满足标准的照片。这种模式无法给不具独创性的照片提供相对全面的保护。因此这两种路径难以适用。第四章尝试重构摄影作品的保护标准。立法规定较高的保护标准、邻接权客体有限,再加上本身的非物质性,导致用智能工具拍摄的照片难以寻求法律保护。因此提出“非物质成果保护标准”,取代独创性标准,作为智能工具时代摄影作品的保护标准。这一标准是指对于照片这类具有非物质特性的劳动成果,不要求它具有独创性,只要是在人类意识支配下独立劳动产生的,便可以成为作品。劳动成果保护论、投入回报论和法律效益论是其理论依据。
【关键词】:智能工具 摄影作品 保护标准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94;D923.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1
  • 一、问题的提出7
  • 二、研究现状综述7-9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9-11
  • 第一章 智能工具下摄影作品概述11-17
  • 一、摄影作品概述11-14
  • (一) 摄影作品的概念11-12
  • (二) 摄影作品的基本特征12-13
  • (三) 摄影作品的主要类型13-14
  • 二、智能工具下摄影作品界定14-17
  • (一) 智能工具下摄影作品的内涵14-15
  • (二) 与传统摄影作品的区别15-17
  • 第二章 摄影作品保护标准的现状与问题17-26
  • 一、摄影作品保护标准的立法现状与问题17-20
  • (一) 摄影作品保护标准的立法现状17-18
  •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18-20
  • 二、摄影作品保护标准司法现状与问题20-24
  • (一) 摄影作品保护标准的司法现状20-22
  • (二) 司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22-24
  • 三、摄影作品保护标准理论现状与困境24-26
  • (一) 摄影作品保护标准的理论现状24
  • (二) 摄影作品保护标准面临的困境24-26
  • 第三章 解决摄影作品保护标准问题的参考路径26-33
  • 一、双轨制保护模式26-29
  • (一) 双轨制保护模式概述26-28
  • (二) 对双轨制保护模式的评析28-29
  •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29-33
  • (一)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概述30-31
  • (二) 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的评析31-33
  • 第四章 智能工具下摄影作品保护标准的重构33-45
  • 一、非物质劳动成果保护标准的提出33-37
  • (一) 提出非物质劳动成果保护标准的原因33-34
  • (二) 非物质劳动成果保护标准的内涵34-37
  • 二、摄影作品适用非物质成果保护标准的理论依据37-42
  • (一) 劳动财产权理论37-39
  • (二) 投入回报理论39-41
  • (三) 法律效益理论41-42
  • 三、摄影作品适用非物质劳动成果保护标准的现实合理性42-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50
  • 致谢50-51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摄影作品选登[J];四川监察;2000年04期

2 张凯;;摄影作品[J];人民之声;2000年12期

3 ;“聚焦宁夏旅游”画报记者采访团摄影作品选[J];宁夏画报;2001年Z1期

4 ;庆祝建党80周年反腐倡廉书画摄影作品大赛启事[J];中国监察;2001年05期

5 ;在党的旗帜下——首都职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选登[J];工会博览;2001年14期

6 ;庆“五一”职工书画摄影作品选登[J];工会博览;2002年09期

7 ;职工摄影作品选[J];兵团工运;2002年10期

8 张汉宗;;张汉宗“惠女”风情摄影作品[J];宁夏画报;2003年04期

9 董常法;;红·绿·蓝——摄影作品选[J];人民之声;2003年05期

10 ;陈承信 摄影作品[J];人民检察;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玮摄影作品选[A];黑龙江省烟草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专刊[C];2004年

2 ;书画摄影作品[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3 杜曦云;;非自然化市场“研究”——金江波访谈[A];都市文化研究(第6辑)——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C];2010年

4 丁广州;;会员丁广州的摄影作品:春江水暖鸭先知[A];让世界绿起来[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韬;“摄影作品”应如何认定[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丁书哲邋马学东;国际摄影作品市场强劲上涨[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宗满意;民间摄影作品成收藏新宠[N];厦门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方圆 见习记者 哈妮帕;摄影作品的商业价值不该被忽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5 记者 邹韧;擅自使用留学生摄影作品 留学中介一审被认定侵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曹旭;青少年摄影作品该怎样独立评价[N];中国摄影报;2012年

7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袁博;抓拍的照片构成摄影作品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邹韧;限量鉴证版摄影作品“钱”景无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9 侯建江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副总干事;摄影作品的保护期该有多长[N];中国摄影报;2014年

10 张慧芹;试析摄影作品的权利归属[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越;论智能工具下摄影作品的保护标准[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2 孙阳泽;论网络环境下摄影作品的著作权保护[D];贵州大学;2016年

3 胡亚飞;中国现阶段摄影作品的市场化运作[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4 王敏;论中国摄影作品的市场化运作[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5 魏炜;网络时代摄影作品的市场化运作[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6 冯亚雄;图像符号学视野下的吴印咸延安时期摄影作品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7 王蓓蓓;摄影作品《痕》的创作分析与思考[D];北京印刷学院;2015年

8 谢冰;观看中的观看[D];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

9 徐刚;商业时装摄影的视觉化传播与量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10 王鹏;摄影作品《残像》的创作工艺探索与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6年


  本文关键词:论智能工具下摄影作品的保护标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5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465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5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