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履行不能制度的逻辑起点与立法完善
本文关键词:预期履行不能制度的逻辑起点与立法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预期履行不能作为一种特殊的违约形态,与预期拒绝履行共同构成了我国《合同法》上预期违约的形态。从预期违约的适用形态考察,预期不能履行在学理上可以被认定为预期违约,但在我国立法中并未被实际确认。在此前提下,我国《合同法》所确立的预期履行不能与不安抗辩权并存的制度结构安排,尽管会引起制度之间的部分冲突,但仍可用原因进路和救济进路的划分标准予以解释、界定。民法典的编纂为两项制度的衔接提供了契机。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预期违约 预期不能履行 不安抗辩权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源自英美法系合同法的预期违约制度(Anticipatory Breach),自引入我国《合同法》以来,为丰富我国合同法理论中的违约形态体系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在制度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具有相似制度功能的不安抗辩权制度和预期违约制度分属于大陆法体系和英美法体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雄,陈涛,李义;预期违约之比较研究[J];北方经贸;2001年01期
2 卜仁峰;浅论预期违约[J];政府法制;2001年05期
3 汪维才;关于预期违约的认定及其救济问题的探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王燕华;预期违约比较研究[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吴丹丹;论预期违约[J];中国机电工业;2003年02期
6 赵红,张书林;预期违约研究——兼评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钱军;谢泽培;;提前退回租赁车 预期违约要“埋单”[J];道路交通管理;2007年09期
8 吴志宇;;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的关系[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11期
9 王基通;;明示预期违约一般规则探悉[J];法制与社会;2008年02期
10 张宗岩;;浅析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J];商品与质量;2012年S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华;;预期违约探析[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2 孙伟成;;谈默示预期违约与我国合同法[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升霞 袁江华;认定预期违约的两个误区[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林敏旭;预期违约的特点与归责[N];西部法制报;2005年
3 李信华;浅议预期违约救济方式的 缺陷与完善[N];江苏法制报;2009年
4 李遐桢 付欣刚;扩大损失规则与预期违约[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周琳 李娟;预期违约探析[N];江苏经济报;2003年
6 陆文升 ;预期违约简析[N];江苏经济报;2012年
7 李 燕 贺志军;预期违约情形下的合同解除[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刘圆圆;预期违约可解除合同[N];贵阳日报;2006年
9 北京同硕律师所律师 张维云;如何认定合同相对方构成预期违约[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10 钟国波;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N];法制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方胜;预期违约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2 于丽q;国际货物买卖中预期违约的法律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包瑞雪;预期违约中的赔偿损失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曹然;预期违约规则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周哲;预期违约的国内外立法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6 管元梓;论预期违约[D];外交学院;2009年
7 李颖;预期违约及补救措施的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俞鑫;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谢菱湖;论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预期违约[D];贵州大学;2009年
10 蔡文锋;预期违约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预期履行不能制度的逻辑起点与立法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5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475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