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著作权法的作品观: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

发布时间:2017-06-30 02:00

  本文关键词:著作权法的作品观: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传统的、占据主流地位的智力成果说是建立在主客体关系上的,通过将作品拟制为无形物或抽象物而形成,是本质主义的产物。著作权人对抽象物享有完全支配权,使得著作权法在智力成果内开辟了"主权"领域。随着信息产权的提出与发展,具有精神功能的符号组合或者非实用性的信息被解释为作品的本质。这将认识作品本质的基本范畴从主客体关系推向了主体关系,蕴含着怀疑主义的危险。作品本质的不同形式可以在建构主义的框架内得到解释。基于法学共识,作品本质是在泛关系网络与著作权社会关系网络中生成的,是在文学艺术与科学领域内社会公众共同接受的引起利益分配的形式。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作品 物化本质 信息本质 建构
【分类号】:D923.4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缘起在现代著作权法上,作品是著作权法的建构性概念,与作者、著作权具有相互规定性。为了更好地认识作品,本质主义的思维传统自然而然地将人们带入到刻画作品本质的语境。对作品本质的追问作为缓解作品内涵确定性焦虑的方法,却让人们的焦虑无以复加地显现出来。虽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峰;;信息技术的哲学含义[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文娟;哲学视阈中的信息含义[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2 陈晨;信息的本质探析[D];山西大学;2012年

3 方俊;信息与交往活动[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年

4 赵汗青;信息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探索[D];燕山大学;2012年

5 沈钛滔;破产重整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先汉;物信论——多层次物质信息系统及其哲学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晶宇;;指称抑或条件:对法律概念的语义追问[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2期

2 焦海博;;论马克思法律观总的方法论:本质主义方法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韩廉;戊戌妇女运动:中国批判性别本质主义的先驱——兼驳中国妇女运动比西方落后的偏见[J];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05期

4 陈伟;;人权保障与立法平等[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田松;;科学与宗教的平行分析——本质主义与文化多样性[J];思想战线;2009年02期

6 卢衍鹏;;文艺学知识形态与反学科的知识实践[J];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01期

7 孙抱弘;;从实在性本质的追寻到存在性生成的解读——对于当代青少年研究之思维方式转型问题的探讨[J];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07期

8 曾志;;反本质主义语境下的后现代主义[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刘钰;;和“现在”对话:王朔小说的本质主义观[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10 陈伟;邓慧娟;;论立法上的平等[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闫宏秀;;从本质主义的视角观照科技进步[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郝德永;;不可“定义”的教育——论本质主义教育思维方式的终结[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9-2010年度][C];2013年

3 刘叶涛;;现代分析哲学与科学本质主义[A];“科学发展观与建设沿海强省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郝德永;;课程的本质主义症结与“合法性”危机[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于涛;徐长红;;体育概念研究中的哲学基础探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贾奋然;本质主义与历史主义的悖论[N];文艺报;2001年

2 刘慧姝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追问一种历史此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哈佛大学 田晓菲;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近况[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周筱峗;我为什么批评舒芜[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自雄;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坤;对当下理论法学研究中本质主义误区之反思[D];南京大学;2009年

2 唐玉斌;本质主义和必然性问题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秋霞;本质主义及其祛魅历程[D];郑州大学;2003年

4 崔雅南;从本质主义到情境主义[D];南昌大学;2008年

5 郭兰;对“性别本质主义”的继承与突破[D];中南大学;2006年

6 汤芬芬;建构主义和本质主义视角下的性别与翻译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7 周小华;维特根斯坦论哲学的终结[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本文关键词:著作权法的作品观: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0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500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c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