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我国数字版权保护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8 17:01

  本文关键词:我国数字版权保护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正式制度 数字版权 保护


【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版权保护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我国的版权保护环境已经越来越好,但是数字盗版侵权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日渐健全,为什么数字盗版却屡禁不止呢?基于以上思考,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我国的数字版权保护情况。论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数字版权保护情况,发现当前正式版权保护制度在数字盗版中,对个体网民的约束存在失灵的情况,我国数字版权保护领域亟需引入非正式制度。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对我国公众在数字版权问题上存在的版权意识和版权行为不一致、数字版权保护意识不足以及对数字盗版认知较差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对影响这些问题的非正式制度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基于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本文认为从非正式制度角度去加强广大公众的数字版权保护意识势在必行,具体措施主要可以从加强大众传媒的传播影响、增加校园文化的传播教育及发挥版权保护部门的指导性作用这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非正式制度 数字版权 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39.2;D923.4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9
  • 一、选题背景8-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一) 现实意义10
  • (二) 理论意义10-11
  • 三、研究现状11-18
  • (一) 数字版权保护11-16
  • (二) 非正式制度16-18
  • 四、研究方法18-19
  • (一) 文献法18
  • (二) 问卷调查法18-19
  • 第一章 我国数字版权保护现状分析19-28
  • 一、版权保护的历史渊源19-21
  • (一) 版权——枪口下的舶来品19-20
  • (二) 版权保护法律体系已相对完备20-21
  • 二、数字版权保护在发展中问题频出21-24
  • (一) 文字作品盗版问题十分突出22-23
  • (二) 数字音乐版权保护遭到深层链接的损害23
  • (三) 商业利益驱使下的视频网站23-24
  • 三、数字盗版产品的需求者——个体网民24-28
  • (一) 网民的个体盗版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监管25
  • (二) 当前我国数字盗版呈现四大特点25-28
  • 第二章 数字版权保护领域亟需引入软约束28-34
  • 一、软性的约束——非正式制度28-29
  • (一) 非正式制度内涵28
  • (二) 非正式制度特征28-29
  • 二、正式制度对网民数字盗版行为硬约束失灵29-31
  • (一)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削弱了硬约束的力度29-30
  • (二) 现有硬约束与软约束兼容性较差30
  • (三) 高维权成本下的低维权意识30-31
  • 三、软约束对数字版权保护制度的影响31-34
  • (一) 软约束设定了数字版权保护制度的环境31-32
  • (二) 软约束可以构建和重塑数字版权保护制度32
  • (三) 软约束对数字版权保护制度有导向功能32-34
  • 第三章 基于非正式制度的我国公众数字版权保护情况分析34-46
  • 一、我国公众对数字版权保护的认知34-38
  • (一) 对于数字版权保护知行不一35-37
  • (二) 对数字盗版行为认知度较差37-38
  • 二、软约束对我国数字版权保护的影响38-46
  • (一) 网络亚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39-42
  • (二) 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42-44
  • (三) 使用习惯的影响44-46
  • 第四章 加强数字版权保护非正式制度的传播思路46-52
  • 一、选择合理的非正式制度变迁类型46-47
  • 二、优化数字版权保护的非正式制度的方式47-49
  • (一) 培养版权保护意识47-48
  • (二) 树立正确的版权价值观48-49
  • 三、完善数字版权保护非正式制度的实施机制49-52
  • (一) 加强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49-50
  • (二) 大力开展校园教育50
  • (三) 发挥版权保护相关部门的指导作用50-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6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56-57
  • 致谢57-59
  • 附录59-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春玲;;数字版权保护的经济学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突围数字版权保护困境[J];晚霞;2012年20期

3 肖建秀;;网络环境下数字版权保护探析[J];中国报业;2014年10期

4 ;版权[J];电子知识产权;2013年07期

5 郑重;;数字版权保护偏向哪边[J];互联网周刊;2006年18期

6 潘勤;;网络出版与数字版权保护[J];出版广角;2002年04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国祥;陆文海;;基于BHO技术的数字版权保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A];第六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潘力;;流媒体数字版权保护(DRM)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高级工程师 范科峰;标准将建立 数字版权保护有章可循[N];中国电子报;2010年

2 记者 窦新颖;我国启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作[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3 实习记者 张念娜;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从筹备转入建设阶段[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河北经贸大学 周海鸥 石家庄市职业技术学院 梁瑞敏 河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 杨惠芳;如何加强数字版权保护[N];光明日报;2013年

5 实习生 陈韵;高校首设数字版权保护中心[N];北京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玄黑;数字版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强[N];新华书目报;2014年

7 记者 李淼;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两项目3年内拟完成研发建设[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8 涂铭 南婷;中国数字版权保护迎来“春天”?[N];西部法制报;2012年

9 记者 邹韧;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研发工作启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10 钟伟;数字版权保护平台期待“挡住”网络侵权盗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立刚;开放环境下数字版权保护安全协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鹏;云计算下具有隐私保护的数字版权保护方案[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郑洋洋;我国数字版权保护的非正式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杨乐;基于不经意传输协议的数字版权保护方案[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荣先海;视音频数字版权保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鲍坤夫;基于节目内容的数字版权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孙长欣;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研究及文档保护系统的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7 张兴超;数字教室环境中电子书数字版权保护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白红丽;结构化标引和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1年

9 郑恒青;数字版权系统中P2P分发机制的研究与设计[D];汕头大学;2007年

10 伊健;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数字版权保护模型及实现[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850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5850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0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