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个人信息保护法中被遗忘权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欧盟个人信息保护法中被遗忘权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欧盟个人信息保护 被遗忘权 个人数据 个人隐私
【摘要】:2014年12月,欧洲法院(European Union Court of Justice)发布冈萨雷斯诉谷歌(西班牙)公司和西班牙数据保护局一案的判决书。该判决书立即成为世界著名的隐私权判决。因为该判决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被遗忘的权利”(the right to be forgotten)。根据该判决,欧盟的公民可以要求谷歌公司删除与其个人信息有关的搜索结果。该判决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争议。欧盟委员会负责基本人权和公民权利问题委员雷丁(Reding)提出,被遗忘权将是对现有的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温和”地扩大。(1)但是也有学者提出这项权利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消极作用,并不能获得相应的法律、经济和技术上的价值。(2)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被广泛地搜集、储存、使用。每一个条数据、信息都能被永恒地存储。因此,对个人数据的保护和使用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相对于其他各国,欧盟对个人数据的保护不管是立法还是司法实践,都相对完善与先进。本文首先介绍了欧盟创设被遗忘权制度的原因及作用。第二章重点介绍欧盟有关被遗忘权制度的立法概况,包括欧盟数据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被遗忘权制度的具体规则,具体规则主要体现在《95指令》第12条和《GDRP》第17条。在上述基础上,第三章进一步研究欧盟对被遗忘权制度的界定及保护方式。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是根据对欧盟被遗忘权制度的分析,我国个人数据保护立法中所受到的启示。中国在创设被遗忘权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互联网数据的复杂性,在构建的过程中,尤其是被遗忘权的权利主体、义务主体、客体、内容应当充分深入论证,确实发挥被遗忘权制度应有的职能。
【关键词】:欧盟个人信息保护 被遗忘权 个人数据 个人隐私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5;DD9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欧盟建立被遗忘权制度的原因和作用8-13
- 1.1 欧盟建立被遗忘权制度的原因8-9
- 1.1.1 历史传统8-9
- 1.1.2 现实原因9
- 1.2 欧盟被遗忘权制度的作用9-13
- 1.2.1 被遗忘权的积极作用10-11
- 1.2.2 被遗忘权的消极作用11-13
- 第2章 欧盟被遗忘权的立法概况13-19
- 2.1 基本立法13-16
- 2.1.1《95 指令》13-15
- 2.1.2《GDRP》15-16
- 2.2 基本原则16-19
- 2.2.1 《95 指令》确立的基本原则16-17
- 2.2.2《GDRP》确立的基本原则17-19
- 第3章 欧盟对被遗忘权的界定和保护19-31
- 3.1 欧盟对被遗忘权的界定19-22
- 3.1.1 欧盟二级立法对被遗忘权的定义19
- 3.1.2 欧盟委员会对被遗忘权的定义19-20
- 3.1.3 欧洲法院对被遗忘权的定义20-21
- 3.1.4 欧盟学者对被遗忘权的定义21-22
- 3.2 欧盟被遗忘权的保护22-23
- 3.2.1 数据权利主体的权利22
- 3.2.2 数据义务主体的删除义务及例外22
- 3.2.3 数据义务者损害赔偿的责任22-23
- 3.3 被遗忘权在司法实践中产生的争议——以西班牙谷歌案为例23-28
- 3.3.1 西班牙谷歌案诉讼过程23-24
- 3.3.2 西班牙谷歌案的主要争议24-25
- 3.3.3 欧盟数据保护工作小组对本案相关争议的指南25-28
- 3.4 欧盟被遗忘权制度存在的问题28-31
- 3.4.1 法律规定不完善28-29
- 3.4.2 无形的审查机制问题29-30
- 3.4.3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平衡问题30-31
- 第4章 欧盟被遗忘权制度对中国的启示31-38
- 4.1 在中国创设被遗忘权制度的必要性31-32
- 4.2 立法模式32-33
- 4.3 中国被遗忘权立法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33-38
- 4.3.1 被遗忘权的权利主体问题33-34
- 4.3.2 被遗忘权的义务主体34-36
- 4.3.3 被遗忘权的客体36-37
- 4.3.4 被遗忘权的内容37-38
- 结语38-39
- 参考资料39-42
- 致谢42-43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文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艳滨;;论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制的几个问题[J];当代法学;2006年01期
2 翟峰;;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意义及主要内涵[J];秘书;2006年05期
3 赵素云;田天;白福华;;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明年启动贸易争端或提前降临[J];农村金融研究;2006年08期
4 南方木;;“个人信息保护”何时列入立法计划?[J];中国信息界;2006年11期
5 吴钢;;论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之平衡关系[J];情报科学;2007年01期
6 孙鹏;郭玉梅;王开红;;个人信息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J];软件工程师;2007年06期
7 齐爱民;;论个人信息保护基本策略的政府选择[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陈家兴;;个人信息保护需法律“护航”[J];人民论坛;2007年22期
9 齐爱民;;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经济功能与人权意义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许春尧;;加拿大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及借鉴[J];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志明;;论个人信息保护中的自律与监督[A];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C];2013年
2 潘迪;;日本国民的知情权——以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为视角[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肖登辉;;行政法视野中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兼论个人信息保护法与行政信息公开法的关系[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汤啸天;芦琦;汤擎;吴玲;;电子商务与个人信息保护[A];2002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2年
5 林蔚;;软件技术保护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发展趋势及冲突解决机制——以微软“黑屏”事件展开[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宣;大连制定实施个人信息保护规范[N];中国冶金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张玉光 胡杰 霍志坚 李刚;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迫在眉睫[N];人民公安报;2007年
3 陈默;《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启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4 馨轩;中欧个人信息保护高级研讨会在连召开[N];大连日报;2008年
5 阮喧;个人信息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努力[N];大连日报;2008年
6 张俊卿;切实重视个人信息保护[N];光明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丘勋锐 黄明健 郝帆;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刻不容缓[N];人民公安报;2009年
8 记者单纯刚;滥用私人信息现象严重 个人信息保护亟须加强[N];经济参考报;2009年
9 成都传媒集团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 陈文勇 熊德壮 李娅;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N];成都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姜云飞;个人信息保护:为外包安全上保险[N];大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聂生奎;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洪海林;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姚岳绒;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抗抗;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媒体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珍玲;信息公开视野下的个人信息保护[D];中南大学;2010年
3 秦洁;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李欣欣;论个人信息保护与合理利用[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5 张苑;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杨佶;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探析[D];厦门大学;2007年
7 朱峰;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赵刚;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9 杨化锋;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D];重庆大学;2013年
10 杨振;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91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591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