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事主体制度的不足与完善——以商主体为分析视角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民事主体制度的不足与完善——以商主体为分析视角
【摘要】: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未来民法典所采用的体例应该是台湾模式的"分合折中"式的民商合一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民法总则起到了商法总则的作用,而民事主体制度同时也规范商事主体制度。但是,由于我国民事立法一直秉承德国民法的立法理论,而德国民法典采用的却是有异于民商合一的民商分立模式。如此,则我国的民事主体制度自然不同于德国的民事主体制度。本文即以商主体为分析视角,从民事主体制度的价值出发,论述我国现阶段民事主体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不足,最后从企业和商个人两方面来阐述如何完善我国民法中的民事主体制度的完善问题。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关键词】: 民事主体 商事主体 企业 商个人
【分类号】:D923.2
【正文快照】: 一、民事主体制度的价值(一)民事主体制度是民法总论中的核心问题我国民法典是采取何种立法体例在理论界存在很多争议。已经适用多年的《合同法》选择了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而《物权法》延续了这种立法模式。就目前我国立法趋势来看,我国将采用的是德国模式的潘德克顿体民法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茆艺宗;浅论民事主体[J];甘肃理论学刊;2003年06期
2 张晓鸥,吴一鸣;论“其他组织”的法律地位:兼论民事主体标准[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年02期
3 马俊驹;宋刚;;民事主体功能论——兼论国家作为民事主体[J];法学家;2003年06期
4 王崇敏;郭晓莉;刘雪松;;民事主体价值论[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5 宋晓丹,温尚杰;民法典可否承载环境保护的价值理念——从民事主体角度考察[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朱淼;;民事主体新论[J];开封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王敏;;关于民事主体的内涵与外延的立法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2期
8 郑芳玉;;挑战民事主体二元结构的帝王之位[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任祖荣;;合伙民事主体辨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01期
10 杨乐;;民事主体发展的人文主义思想解读[J];法制与社会;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涵;;民事主体简论[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苏雁;李秀雅;贾静;张树兴;;关于我国民法典立法中环境问题的几点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邱宝昌;王丽萍;;对广告演员应尽义务的法律探讨[A];维护广告市场秩序之我见征文活动获奖论文选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宁 卢艳宁;政采市场应向所有民事主体开放[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1年
2 贵州典正律师事务所律师 王贵东;大灾之后看面对补偿的法律体系[N];贵州日报;2008年
3 顾建中;平等原则在法律中的地位[N];江苏法制报;2011年
4 朱萍 方绪萍;名誉感不应成为名誉权保护内容[N];江苏经济报;2011年
5 李红峰;新型物业管理模式中的契约关系[N];法制日报;2004年
6 胡建成;结婚不产生债的混同[N];人民法院报;2002年
7 戴玉华;法律对民事主体破产能力的界定[N];江苏经济报;2002年
8 成涛;信用权将成独立人格权[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3年
9 记者 刘自贤 通讯员 李国清;突出保护民事主体权益[N];湖北日报;2010年
10 曾惠燕;高校学生管理的困境与超越[N];法制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春梅;民事主体的历史变革与当代发展[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朱涛;自然人行为能力制度之法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永宽;人格权概念解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家路;民事主体的观念史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赵颖锋;民事主体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3 石晨阳;国家作为民事主体的问题探讨[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王国瑞;网络时代民事主体制度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5 周鹏龙;家作为民事主体的法律思考[D];宁波大学;2013年
6 孙嘉;我国慈善组织的民事主体构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于邦志;民事主体理论预设的类型与功能[D];湖南大学;2007年
8 陈颖;论中国民事主体制度的重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吴欣荣;论民事主体的法定标准[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袁惠康;论民事主体与民事诉讼主体的关系[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17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617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