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和权利属性

发布时间:2017-08-11 07:24

  本文关键词:论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和权利属性


  更多相关文章: 虚拟财产 法律属性 权利属性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种软件的出现,“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线不断模糊,针对虚拟财产的交易和纠纷同时越发频繁地发生。自2003年,李宏晨诉北极冰科技公司一案拉开了学界对于虚拟财产性质争论的序幕以来。至今为止,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以及权利属性在我国还没有相对统一的结论。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拟采用文献研究法并结合时间里,就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和权利属性展开一些不尽成熟的探讨。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如下四章。第一章是对虚拟财产的概述。首先,从虚拟财产的外观和本质两方面对虚拟财产进行定义,即从外观上将其分为网游类、账号类、虚拟货币三类;在性质上将其界定为具有虚拟性、对软件依赖性、价值性、现实流通性、期限性以及获取方式的正当性。其次,对国内相关研究——即非财产说以及知识产权说、物权说、债权说、新型财产权说等——进行了列举性考察。第二章,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进行分析。首先,从创造性的有无角度,排除了它作为智力成果的可能性;其次,通过论述民法中物这一概念的扩张历史,从可支配性、价值性、特定性三个方面将虚拟财产和民法中传统的物进行比较后,得出虚拟财产是一种应该受到民法保护的特殊“物”的结论。第三章,从物权、债权两方面对虚拟财产的权利属性进行分析。首先,在物权方面,根据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的实际归属来确定用户对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其次,在债权方面,对ISP和用户之间的具体权利义务进行分析,将二者之间的服务合同细化为软件使用许可、保管合同和委托合同。第四章,在前文基础上将虚拟财产界定为一种特殊的“物”,进而常识性提出,因其具有物权和债权两方面的属性,故应该以民法制度为主以其他制度为辅对虚拟财产进行保护的具体方法。首先,针对虚拟环境下普遍存在的几种侵害财产权的现象提出具体解决方法的建议;其次,鉴于我国对虚拟财产保护在立法方面的欠缺,提出综合解决方法,即建议从民法典立法、物权法司法解释、刑法司法解释、规范用户协议的单行法几个方面对虚拟财产进行保护。
【关键词】:虚拟财产 法律属性 权利属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一 虚拟财产概述9-17
  • (一)虚拟财产的定义9-10
  • (二)虚拟财产的分类10-12
  • 1、网游类10-11
  • 2、账号类11
  • 3、虚拟货币11-12
  • (三)虚拟财产的特点12-14
  • 1、虚拟财产的虚拟性12-13
  • 2、虚拟财产对软件的依赖性13
  • 3、虚拟财产的价值性13
  • 4、虚拟财产的现实流通性13-14
  • 5、虚拟财产的期限性14
  • 6、虚拟财产获取方式的正当性14
  • (四)国内相关学说14-17
  • 1、非财产说14-15
  • 2、财产说15-17
  • 二 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17-21
  • (一)可支配性19
  • (二)价值性19
  • (三)特定性19-21
  • 三 虚拟财产权21-26
  • (一)物权:所有权21-23
  • 1、占有权21-22
  • 2、使用权22
  • 3、收益权22
  • 4、处分权22-23
  • (二)债权23-26
  • 1、软件使用许可23-24
  • 2、保管合同24-25
  • 3、委托合同25-26
  • 四 对虚拟财产权的法律保护26-31
  • (一)虚拟环境中存在的违法现象26-27
  • 1、网游玩家利用非法外挂和软件BUG等进行游戏26
  • 2、ISP停止运营26-27
  • 3、第三方的盗号行为27
  • (二)对虚拟财产进行立法规范27-31
  • 1、在民法典中编入虚拟财产相关条文28
  • 2、对物权法进行司法解释28
  • 3、将虚拟财产认定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28-29
  • 4、以单行法对ISP提出的用户协议在内容上进行规范29-31
  • 结语31-32
  • 参考文献32-35
  • 致谢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珍华;虚拟财产若干法律问题思考[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刘军霞;首例虚拟财产纠纷案引发的法律思考——兼论虚拟财产的保护[J];河北法学;2004年11期

3 孙国瑞,曾波;论虚拟财产[J];科技与法律;2004年04期

4 王怀章,朱晓燕;论虚拟财产的法律规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5 楚鱼;;誓死讨回虚拟财产[J];英才;2004年06期

6 李可;虚拟财产法律性质初探[J];理论探索;2005年03期

7 李志;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保护[J];武警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谢平;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论析——从游戏商与玩家对待虚拟财产的态度谈起[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冯保军 ,张光辉;虚拟财产不虚拟[J];检察风云;2005年19期

10 曾海若;论“虚拟财产”的合法化[J];当代法学;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光宇;王典;;论虚拟财产引发的法律问题[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2 官小星;;浅析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2辑)[C];2008年

3 肖丽丽;王伟柳;;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法律地位问题初探[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4 刘少军;;规范“虚拟经济”的法律思考[A];金融法学家(第一辑)[C];2009年

5 秦立崴;秦成德;;网络游戏中的法律问题研究[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郭延军;;网络游戏保险大有可为[A];山东省保险学会2008年“改革·创新·提高保险竞争力”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7 魏建;薛善国;;产权稳定自我实施与产权界定:网络游戏虚拟财产[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为军;禄源;;论网络盗号地下产业链的控制[A];第27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网络“虚拟财产”亟待法律保护[N];中国文化报;2004年

2 黄里;虚拟财产阳光交易遇冷[N];四川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修荣腾;虚拟财产合法化并不简单[N];通信信息报;2004年

4 刘春泉;立法保护“虚拟财产”应当缓行[N];国际商报;2007年

5 张书乐;虚拟财产谁说了算[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6 徐志强;5企业上书虚拟财产立法[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7 本报专稿 赵丽君;美国虚拟财产法律保护得到普遍认可[N];世界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董雯靖;网游虚拟财产保护缺位玩家维权难呼吁法律监管[N];通信信息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张颖洁;抢劫虚拟货币被判重刑 标志虚拟财产同样不容侵犯[N];通信信息报;2009年

10 苏茵茵;网络中的虚拟财产由谁继承[N];阳泉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可;论虚拟财产的法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林旭霞;论虚拟财产权[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进;论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和权利归属[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孙辉;虚拟财产的法理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3 沈秋明;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和保护新探[D];苏州大学;2008年

4 闵苏南;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相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曾国庆;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平;论网络游戏中玩家的虚拟财产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徐艳辉;论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及其保护[D];兰州大学;2009年

8 胡波;论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及立法保护[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9 庞宏乾;论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马燕;论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54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654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3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