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基于法律文书发生的不动产物权变动——以《物权法》第28条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09-04 03:18

  本文关键词:论基于法律文书发生的不动产物权变动——以《物权法》第28条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法律文书 形成判决 物权变动 强制执行


【摘要】:在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中,仅民事判决与刑事判决可直接导致物权变动的发生。行政判决因其是对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予以评价,判决本身并不直接涉及物权变动的问题,故不属于《物权法》第28条规定的"法律文书"。同时,民事判决中仅由人民法院基于实体法上之形成诉权而作出的形成判决可直接导致物权变动的发生,而不包括确认判决与给付判决。在我国民法上可直接引起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形成判决主要包括撤销合同的判决、撤销债务人诈害债权行为的判决、撤销婚姻的判决、分割共有物的判决以及法院基于发包方诉请收回承包地而作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终止判决。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法律文书 形成判决 物权变动 强制执行
【分类号】:D923.2
【正文快照】: 我国《物权法》第28条规定了基于人民法院或仲裁委员会作出的法律文书所导致的物权变动,但该条中所谓的“法律文书”究何所指,确有澄清的必要。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民法学会讨论稿)第14条[发生物权变动效力的法律文书]认为:“人民法院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东;;土地承包经营权若干问题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2期

2 赵英路;;浅析《物权法》对我国自然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的完善[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3 李丽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可行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4 何洪波;;关于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研报告[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09年00期

5 刘臻;;典权在农村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扬弃[J];研究生法学;2009年02期

6 郑谷晨;;抵押物转让模式比较:利益平衡与制度选择[J];研究生法学;2009年04期

7 屈茂辉;;物尽其用与物权法的立法目标[J];当代法学;2006年04期

8 张鹏;;究竟什么是地役权?——评《物权法(草案)》中地役权的概念[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吴春林;;最高额抵押权确定的原因[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7年11期

10 李黎明;;论所有权保留制度[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于霄;英国土地登记法律制度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崔欣;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雷秋玉;我国台湾地区不动产登记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黄军;国家所有权行使论[D];武汉大学;2005年

6 郑天娇;美国优先权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关永红;知识产权一般效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8 侯银萍;中国土地用益物权制度的经济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黄俊辉;物权相对论[D];武汉大学;2009年

10 夏杰;论动产用益物权[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涛;航空器跨国担保交易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瑜;买卖合同风险移转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潘俊秀;论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唐勇辉;农村房屋买卖法律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燕燕;我国最高额抵押担保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丁勇;私法上的违法建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志超;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民法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暨朝春;论公司的社会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宋鸿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杨智;论我国拾得遗失物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惠芳;赵文婧;;论准不动产物权的变动[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7期

2 姜爱林;现代不动产物权理论述评[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任来保,邹发云;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法律效力[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欧世龙;不动产物权登记的若干思考[J];当代法学;2002年09期

5 张学文;非依法律行为之不动产物权变动[J];法学研究;2003年01期

6 张晓娟;论不动产物权登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王成;;论不动产物权变动的交付[J];政治与法律;2005年06期

8 吴春岐;罗马法中不动产物权变动公示法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注重私法 注重借鉴 注重实践 注重创新——《不动产物权新论》出版、发行[J];中国房地产;2006年03期

10 姜朋;;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法律意义——穿行于历史与现实、学理与法律实践之间[J];比较法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敏;;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熊文钊;张步峰;;行政法视野下的不动产物权登记行为[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薇薇;;论不动产物权登记中的实质审查与形式审查[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保全;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法律效力[N];法制日报;2002年

2 清华大学法学院 程啸;构建科学合理的不动产物权体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3 太原城南公证处 燕翠萍;浅析公证制度对不动产物权变动登记的作用[N];山西党校报;2009年

4 河南省确山县人民检察院 苏建召;自己名下房产缘何无权出租[N];检察日报;2010年

5 孙艳辉;确定不动产物权登记机关的理论分析[N];法制日报;2004年

6 象州县人民法院 覃帅;对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制度的思考[N];法治快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恩树;不动产物权变动亟需公证保驾护航[N];法制日报;2014年

8 高 雁 余 解;从本案看不动产物权的善意取得[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朱陟峰;交叉案件善意取得不动产物权的保护[N];江苏法制报;2010年

10 田松邋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不动产和不动产物权抵押登记及其效力[N];贵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常青;不动产物权变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迪;准不动产物权变动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2 许婧;浅析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权利类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3 闫飞;农村不动产物权处分权能的不足与扩张[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4 徐培培;不动产物权统一登记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朱凌珂;交易安全视角下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制度完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崔海波;不动产物权变动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7 崔谦;论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和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杨海涌;论交付在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的法律效力[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婉;非基于法律行为之不动产物权变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王立威;论不动产物权的公法限制[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89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789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b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