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节目名称侵权案探析
本文关键词:《非诚勿扰》节目名称侵权案探析
【摘要】:《非诚勿扰》节目名称侵权争议涉及商标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判断商品/服务的相同或类似。具体到该案中,需要讨论的问题可一分为二,即:当事人双方提供的服务是否相同;或者服务虽不相同,但存在着类似,容易造成公众的混淆。电视台播出的《非诚勿扰》节目属于商标注册分类表中的文体活动范畴,旨在满足人们娱乐、消遣或文娱活动的需要,而案件原告"非诚勿扰"注册的服务类别性质为各种私人订制服务,因此,《非诚勿扰》节目与"非诚勿扰"婚恋服务并不属于同类服务。再从标识的显著性、公众在购买服务时会运用的注意力以及原告产品线延伸的可能性事三项要素综合判断,相关公众在《非诚勿扰》电视节目与"非诚勿扰"婚恋服务之间发生误认的可能性较小,不足以支持"服务类似而容易导致混淆"的结论。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
【关键词】: 非诚勿扰 商标侵权 商品相同性 服务相似性
【分类号】:D923.43;G222
【正文快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庆华;张发祥;;浅析顺应理论中语境顺应的应用——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J];学理论;2012年14期
2 启程;;用包容之心驾驭金钱双刃剑[J];检察风云;2010年14期
3 池莉;;从《非诚勿扰》看教育[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2年07期
4 董丽娜;;整顿相亲节目刻不容缓[J];江淮法治;2010年14期
5 谢璐;;相亲“无罪” 名利搅局[J];江淮法治;2010年14期
6 建平;;你会批评吗[J];领导文萃;2012年06期
7 陶夏;;我的爱情我作主[J];江淮法治;2010年14期
8 ;想成为农民的条件[J];共产党员;2012年06期
9 云海;;贺笑在努力——为了另一个贺笑拥有快乐的笑容[J];八小时以外;2007年03期
10 储瑞耕;精神强迫性消费[J];百姓;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钰;湖南卫视诉江苏卫视或无果而终[N];华夏时报;2010年
2 谭俞雄;江苏卫视风头为何盖过湖南卫视[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郑洁;《全能星战》:江苏卫视下一个“单价王”[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周春柏;南京电信号码百事通“秀”进江苏卫视[N];人民邮电;2007年
5 半夏;往前一步是幸福[N];北京日报;2012年
6 早报记者 骆俊澎;卫视三足鼎立的格局也不会持久[N];东方早报;2012年
7 本报见习记者 杨雯;最新大片成黄金档新选择[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杨雯;电视台敞开大门借“外脑”[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9 编剧 徐健博;卫视抢人气[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10 韩哲;文化创新从竞争中来[N];北京商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帅梦婷;江苏卫视《超级女兵》微博营销方案[D];浙江大学;2015年
2 芮晓婷;江苏卫视品牌特色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3 王彦红;省级卫视品牌栏目构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念;试论江苏卫视的情感特色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5 邓作玲;案例研究: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营销传播策略[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佳;消费主义视角下电视相亲节目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7 李晓佳;我国电视相亲节目的品牌塑造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8 纪蓉;强化资讯核心,深化情感特色[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蔚;中国省级品牌卫视与品牌栏目创新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18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818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