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标使用的法律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08:25
本文关键词:我国商标使用的法律保护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法 商标使用 第二含义 商标正当使用利益 财产权
【摘要】: 所谓商标使用是指行为人意欲使某一商标表征符产生第二含义,或因使用商标表征符第二含义而对已有商标显著性构成影响的法律行为。据此,商标使用行为可以内在地分为商标的积极使用和消极使用,两者分别产生“商标权”和“商标侵权”两种法律效果。知识产权客体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第二含义的符号,基于此,知识产权客体实现了真正统一。商标第二含义的产生是商标所有人通过“商标积极使用”这一劳动行为实现的,符合洛克的财产权劳动理论,因而商标权属于财产权。在商标使用中,商标权表现为法律对个人利益的保护,成为商标使用的内在动力。法律保护“商标使用”的目的在于保护商标正当使用利益,包括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三个方面,后两个方面应运用经济法理念进行规范。 作为宪法上劳动权的具体化,我国应增设未注册商标的在先使用权制度,从而与已有的在先权利制度相互配合,共同保护未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和驰名商标积极使用的财产权保护模式具有统一性,即同时保护商标的积极使用行为和积极使用所积累的商誉,只是两者的保护侧重点不同。包括“商标合理使用制度”和“相关符号使用制度”在内的权利限制制度是商标积极使用权利基础的内在要求。对于驰名商标消极使用行为的规制,我国商标法应舍弃现行以混淆理论为基础的模式,改采淡化理论,顺应商标使用保护的国际潮流。 商标使用的法律保护是一个体系化工程,由商标法典作专项法;由《民法典》,尤其是其中的知识产权编,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作兜底保护。各部法律通力协作,唯此才能真正实现商标正当使用利益的法律保护,使商标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发挥其作为“商品原子核”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法 商标使用 第二含义 商标正当使用利益 财产权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3.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8
- 1.2 研究现状8-10
- 1.2.1 国外研究现状8-9
- 1.2.2 国内研究现状9-10
- 1.3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思路10-11
- 1.4 分析工具11-14
- 第二章 商标使用14-24
- 2.1 商标使用概述14-16
- 2.1.1 商标使用的机理14-15
- 2.1.2 商标使用机理的符号学解读15-16
- 2.2 商标使用的概念16-18
- 2.2.1 立法上的含义16-17
- 2.2.2 学理上的概念17-18
- 2.3 商标使用的分类18-19
- 2.3.1 积极使用18
- 2.3.2 消极使用18-19
- 2.4 商标使用的法律效果19-20
- 2.4.1 产生商标权19-20
- 2.4.2 商标侵权20
- 2.5 商标使用的对象20-24
- 2.5.1 商标使用对象的分类20-22
- 2.5.2 商标使用对象分类在我国的意义22-24
- 第三章 商标积极使用的法律保护24-48
- 3.1 注册商标积极使用保护的法理基础24-30
- 3.1.1 商标权的财产权属性先论24-26
- 3.1.2 知识产权客体本质的统一性26-29
- 3.1.3 商标权的财产权属性新论29-30
- 3.2 未注册商标积极使用的法律保护30-38
- 3.2.1 域外未注册商标积极使用的保护概况30-32
- 3.2.2 我国未注册商标积极使用的保护现状32-33
- 3.2.3 在先使用权的本质属性分析33-38
- 3.3 商标积极使用界限的探讨38-48
- 3.3.1 商标合理使用概述39-40
- 3.3.2 商标合理使用行为的类型40-44
- 3.3.3 相关符号使用概述44
- 3.3.4 相关符号使用行为的类型44-48
- 第四章 商标消极使用行为的法律规制48-63
- 4.1 混淆行为的法律规制48-54
- 4.1.1 混淆理论概述48-50
- 4.1.2 混淆行为的类型50-54
- 4.2 淡化行为的法律规制54-63
- 4.2.1 淡化理论概述54-55
- 4.2.3 淡化行为的类型55-60
- 4.2.4 淡化制度保护的实质60-63
- 第五章 对我国商标使用保护的立法建议63-73
- 5.1 确立商标立法的指导思想63-64
- 5.2 我国商标使用保护的体系化建构64-66
- 5.3 建立在先使用权和在先权利相配合的制度66-67
- 5.4 我国商标积极使用限制制度建构67-69
- 5.4.1 建立商标合理使用制度67
- 5.4.2 建立“相关符号使用”制度67-69
- 5.5 我国混淆制度的建构69-71
- 5.5.1 确立混淆理论基础地位69-70
- 5.5.2 立法应明确的混淆类型70-71
- 5.6 我国淡化制度的建构71-73
- 5.6.1 采纳淡化理论71-72
- 5.6.2 建立淡化制度72-73
- 结论73-74
- 参考文献74-78
- 致谢78-79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7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娜;我国驰名商标认定制度评析[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2 张玉锋;商标使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36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836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