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购房合同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隐名购房合同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不断出台,隐名购房现象在房地产市场交易中逐渐显现。隐名人与显名人约定,以显名人名义实施购房并登记产权,而隐名人实际出资并使用收益,这种当事人出于特定的目的而签订的隐名购房合同因法律规范的缺失和理论研究的不足,始终备受争议。本文立足现有学说和审判实践,以合同订立和履行的阶段区分为视角,旨在探究隐名购房合同相关法律问题。本文第一、二部分提出问题。其中,引言部分介绍了隐名购房合同的产生背景及研究必要性,将隐名购房合同的标的物限定为商品房。而第二部分探讨的司法困惑,则在案例梳理的基础上归纳了合同性质认定不一、影响合同效力因素多样、对不动产登记效力的差别认知和房屋所有权归属不明等难题。本文第三、四、五部分则是以合同的“生命发展历程”为脉络,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首先,第三部分从合同的订立出发,归纳学说后提出可根据隐名购房合同实施者的不同分别纳入委托合同和无名合同范畴,并分析了相对应的合同内容。在此基础上,依据《合同法》具体条文,得出隐名购房合同原则上都应为有效、只在例外场合无效的结论。其次,第四部分研究合同的履行,以订立买卖合同、房屋登记于显名人名下、房屋登记于隐名人名下三阶段为基础,确定了其间的法律关系及法律效果,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履行障碍作一应对探讨。而后,第五部分分析物权归属的判定,对双方间物权确定可采用的方式及第三人介入时处分行为的效力、隐名人的救济及第三人的保护等情况作了进一步研究。本文的结语部分,在回顾核心要点同时也点出了本文的意义,即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路径对合同当事人进行规范救济并实现合同目的。
【关键词】:隐名购房合同 合同效力 履行障碍 法律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6
【目录】:
- 致谢4-6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引言10-12
- 2 隐名购房纠纷的司法困惑12-15
- 2.1 合同性质的认定不一12-13
- 2.2 影响合同效力的因素多样13
- 2.3 不动产登记效力的差别认知13-14
- 2.4 房屋所有权归属不明14-15
- 3 隐名购房合同的订立与效力15-31
- 3.1 隐名购房合同的订立15-19
- 3.1.1 隐名购房合同性质之争15-16
- 3.1.2 隐名购房合同是委托合同或无名合同16-18
- 3.1.3 隐名购房合同的内容18-19
- 3.2 隐名购房合同的效力19-31
- 3.2.1 推定合同有效20-23
- 3.2.2 无效原因辨析23-29
- 3.2.3 小结:原则有效,例外无效29-31
- 4 隐名购房合同的履行及障碍31-48
- 4.1 合同履行的阶段31-39
- 4.1.1 第一阶段:购房行为实施者与第三人订立买卖合同31-36
- 4.1.2 第二阶段:房屋在显名人名下登记36-38
- 4.1.3 第三阶段:房屋登记移转于隐名人名下38-39
- 4.2 合同履行的障碍39-48
- 4.2.1 履行不能的适用及法律效果39-41
- 4.2.2 拒绝履行和预期违约的适用及法律效果41-43
- 4.2.3 情势变更原则之运用43-45
- 4.2.4 履行中抗辩权的应用45-48
- 5 区分视角下的物权归属判定及争议解决48-56
- 5.1 合同双方间的物权归属确定48-51
- 5.1.1 变更登记和异议登记的不适用48-49
- 5.1.2 以诉讼形式确定归属49-50
- 5.1.3 司法裁判中的证据认定50-51
- 5.2 第三人介入的法律效果及利益保护51-56
- 5.2.1 显名人处分行为效力51-52
- 5.2.2 登记完成后隐名人的救济路径52-53
- 5.2.3 未经登记时第三人利益的优先保护53-56
- 6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60
- 作者简历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金虎;;质疑物权的优先效力[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张安毅;;我国《物权法》的物权定义评析——物权的排他性考察[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康纪田;;论物权自然化发展向社会化转变[J];经济论坛;2007年22期
4 严永;;《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知识问答(2) 如何正确理解物权平等保护的原则[J];湖南农业;2008年02期
5 康纪田;;公平与效率统一视角下的物权社会化[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6 康纪田;;试论反物权垄断的制度变迁[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04期
7 康纪田;;物权社会化是从源头预防腐败的重点[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黄俊辉;;论我国的物权观念[J];法学杂志;2009年06期
9 曾佳蓉;;物权优先效力之否定[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赵建新;;浅析物权与债权的区分与融合[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应松年;;行政权与物权之关系研究——以《物权法》文本为分析对象[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康纪田;;论效率与公平在初次分配中的两度统一——以对物权法学的研究为切入口[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王诵科;;论物业管理的性质——兼评海南自力投资有限公司诉海南华鑫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案[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飞;明确物权的对世性意义巨大[N];检察日报;2005年
2 王晓辉;浅谈物权与债权的效力区别[N];吉林日报;2007年
3 宋军;现代产权的核心是物权[N];陕西日报;2004年
4 吴s搴蚊窠,
本文编号:889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889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