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物权的变动与权利登记
本文关键词:不动产物权的变动与权利登记
更多相关文章: 不动产物权 生效法律文书 物权公示 仲裁委员会 法院裁判 公法行为 发生效力 终局性 民事执行 僵硬性
【摘要】:正《物权法》第28条规定:"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该规定说明,生效法律文书具有直接导致物权变动的效力,且物权的取得不必进行登记公示或交付公示。其立法初衷是一方面在私法层面弥补法定物权公示方式的僵硬性,另一方面在公法层面维护法院裁判的权威性、公开性和权益判定的终局性。1然而,良法未
【作者单位】: 泰和泰(济南)律师事务所;
【关键词】: 不动产物权;生效法律文书;物权公示;仲裁委员会;法院裁判;公法行为;发生效力;终局性;民事执行;僵硬性;
【分类号】:D923.2
【正文快照】: 《物权法》第28条规定:“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该规定说明,生效法律文书具有直接导致物权变动的效力,且物权的取得不必进行登记公示或交付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乔宇;;强制拍卖中买受人的权利保护 以法院错误拍卖第三人财产为视角[J];法律适用;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寅灵;船舶司法拍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杨青山;民事执行拍卖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3 郑昊天;船舶司法出售之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4 吕洁;论民事执行中的司法拍卖[D];苏州大学;2014年
5 林清标;论我国强制拍卖制度之完善[D];华侨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裴苍龄;;再论推定[J];法学研究;2006年03期
2 张晨阳;;法院强制拍卖引发的纠纷不属民事诉讼受理范围[J];人民司法;2009年02期
3 范向阳;范欣珂;;试论强制拍卖无效[J];人民司法;2009年07期
4 刘仁海;;民事执行程序中拍卖行为的可诉性[J];人民司法;2010年11期
5 刘付伟贤;周建康;;执行拍卖的土地使用权又被判决转让给第三人的处理[J];人民司法;2010年14期
6 卢正敏;齐树洁;;论错误拍卖第三人财产的法律效力——兼评《民事诉讼法》第204条之相关规定[J];现代法学;2010年01期
7 陈桂明,侍东波;民事执行法中拍卖制度之理论基石——强制拍卖性质之法律分析[J];政法论坛;2002年05期
8 何家弘;论司法证明中的推定[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文;非依法律行为之不动产物权变动[J];法学研究;2003年01期
2 王成;;论不动产物权变动的交付[J];政治与法律;2005年06期
3 吴春岐;罗马法中不动产物权变动公示法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注重私法 注重借鉴 注重实践 注重创新——《不动产物权新论》出版、发行[J];中国房地产;2006年03期
5 宋小桃;;浅析我国的不动产物权变动制度[J];甘肃农业;2006年07期
6 宋小桃;;浅析我国的不动产物权变动制度[J];甘肃农业;2006年11期
7 吴春岐;;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权利限制功能[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陈燕冰;;论不动产物权变动规则在实践中的适用与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35期
9 郝磊;;试论不动产物权登记错误的法律规制[J];西部法学评论;2008年01期
10 姚欢庆;;不动产物权变动规则例外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敏;;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熊文钊;张步峰;;行政法视野下的不动产物权登记行为[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薇薇;;论不动产物权登记中的实质审查与形式审查[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保全;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法律效力[N];法制日报;2002年
2 清华大学法学院 程啸;构建科学合理的不动产物权体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3 太原城南公证处 燕翠萍;浅析公证制度对不动产物权变动登记的作用[N];山西党校报;2009年
4 河南省确山县人民检察院 苏建召;自己名下房产缘何无权出租[N];检察日报;2010年
5 孙艳辉;确定不动产物权登记机关的理论分析[N];法制日报;2004年
6 象州县人民法院 覃帅;对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制度的思考[N];法治快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恩树;不动产物权变动亟需公证保驾护航[N];法制日报;2014年
8 朱陟峰;交叉案件善意取得不动产物权的保护[N];江苏法制报;2010年
9 田松邋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不动产和不动产物权抵押登记及其效力[N];贵州日报;2007年
10 ;在强制与自愿之间[N];人民法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常青;不动产物权变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迪;准不动产物权变动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2 崔海波;不动产物权变动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3 崔谦;论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和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杨海涌;论交付在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的法律效力[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婉;非基于法律行为之不动产物权变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王立威;论不动产物权的公法限制[D];安徽大学;2011年
7 刘学胜;论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王玉红;不动产物权登记错误及其法律救济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1年
9 汤丽;非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10 丁艳红;巨灾引起的不动产物权变动疑难问题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987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987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