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确定判决的反射效力
发布时间:2018-03-17 05:12
本文选题:反射效力 切入点:附随效力 出处:《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民事诉讼的一些案件类型,如债权人起诉请求合伙组织履行债务、保证的主债权人起诉请求主债务人履行债务、存有转租关系的出租人起诉要求解除租赁合同、共有人中一人请求无权占有人返还共有物、连带债务的债权人起诉请求债务人中的一人履行债务,常常出现棘手问题。那就是,在这些案件类型中,当事人所获胜诉或者败诉的本案判决生效,其既判力根据传统的既判力相对性原则,仅及于实施诉讼的双方原被告间;也就是说,不及于其他人、当然地不及于上述案件类型中的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连带保证的保证人、转租关系的第二手承租人、共有人中未实施诉讼的其他共有人、连带债务请求给付诉讼中未实施诉讼的其他连带债务人。但如前诉中的当事人又对未实施诉讼的其他人提起诉讼、或申请强制执行,,其前诉判决之效力是否应当及于后诉的被告?如认为不及于,则因为诉讼分开实施,有发生裁判歧异的可能。而德日学者提出的解决方法之一,即反射效理论。而此理论虽理论历史悠久,于德国最早在一百多年前提出,专著等研究成果丰硕,且为日本等国继受,学者们开展研究,也很有所得,文献众多;惟在中国大陆的研究相对较晚起步、成果相对较少。 从该理论的实际位置来看,它与既判力本质论、判决的构成要件效力、判决理由的效力(包括争点效扩张及第三人、证明效)、共同诉讼、执行力的扩张等民事诉讼法中的争点关系密切。即使是不同学科领域的民商法中的合伙、多数债之关系、保证、租赁关系、所有权的共有关系,也与其联系紧密。对反射效力的论述,并非为彻底解决该问题而作,而是通过对该理论的梳理,尝试提出适合于中国大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视角、观点。 本文包括引言,总共五个部分,约六万六千字。 引言部分指出国内外大体的研究状况,及写作思路。 正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揭示反射效力理论的成因——关联纠纷的妥当解决。现代社会中利益关系益趋复杂,在民事诉讼领域内的表现,就是关联纠纷的大量出现。以保证为例,保证债务从属于主债务。然而在一一解决纠纷时,可能出现裁判歧异的窘况。解决问题的路径有二种:扩大纠纷的主体范围、通过代表诉讼法理将判决效力及于第三人。讨论扩大纠纷的主体范围时,对共同当事人关系、诉讼参加均有分析。然而共同诉讼取决于自身的规范要求,无法涵盖所有的关联纠纷;且这种路径与放宽共同诉讼当事人适格的趋势不符。另外,诉讼参加在学说上有很大发展,然仅停留在学说上,未悉数为立法、司法实务采纳。故讨论焦点移至反射效力。 第二部分主要是在理论层面讨论反射效。首先介绍了德国、日本学者围绕该效力性质发生的争议,以学者为单位,论述了构成要件效(反射效)、既判力扩张说、既判力对第三人效力说、反射效与既判力扩张否定说、性质不重要说、争点效扩及第三人说等理论间的立场、优劣、彼此关联,得出了反射效理论构成存在缺陷、故应被判决效力扩张的学说取代的结论。之后对反射效力的实定法根据进行了批评。这两者看似无关联,但是认为反射效力欠缺实定法根据之观点,正是性质论中的否定反射效/既判力扩张说。然而单纯坚持否定说,不足以解决任何问题;因为如前所述,判决效力扩张有其必要。虽然现时否认反射效力的合法性,但并不妨碍在将来,既判力扩张说为司法实务或立法吸收,故仍应在理论上推敲既判力扩张的构成,避免论理上的缺陷。稍带说明,普通债务人与(其他债权人、债务人间的)判决欠缺权利关联,于现实中合法存在,但不是反射效或既判力扩张。 第三部分是在既判力扩张说的主要立场上,结合中国大陆实体法,分析既判力扩张的态样。通过对合伙、保证、共有物返还、转租等法律关系中反射效力的具体检验与案例分析,推导出既判力扩张的示例范围划定的稍微抽象的标准。因为中国大陆民事立法与德日存在的差异,反映到合伙、共有物返还的既判力扩张上,得出可能不发生实体法依存关系、平行关系的既判力扩张的判断。对连带债务的讨论,则推出可能包含争点效扩张的判断。结尾响应本文第二部分,深化依实体法上依存关系、平行关系发生的判决效扩张的(效力)流动性、多元性的理解。 第四部分,对关联纠纷的解决途径、反射效力的性质、作用的范围等问题作成结论。当然,由于个人能力极其有限、反射效力(实为既判力扩张)的极其复杂,仍遗留下诸多争点。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登科;;基于案外人再审之诉民事执行救济扩展的比较与探讨[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马登科;自认之若干问题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本文编号:1623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623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