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起人的认定标准:为形式标准辩护
发布时间:2018-03-23 01:33
本文选题:公司发起人 切入点:实质标准 出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公司发起人的认定标准有形式标准与实质标准之争。基于一些原因,如实质标准缺乏可行的衡量基准,不能使权利义务保持一致,与设立中的公司发起人和发起人合伙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并且无法由受信义务得出实质标准可行等,实质标准在我国法上并不具有可行性。我国《公司法》就发起人的认定标准采纳的是形式标准,具有务实、灵活、高效的优点,且能与商法注重维护的保护商事交易安全的理念相一致,故此有坚守这一标准的必要。
[Abstract]:For some reasons, such as the lack of a feasible standard of measurement, the substantive standards can not make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consist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moters and the promoters of the company being established is not in harmony, and it is not possible to derive substantive standards from the fiduciary obligations, etc., The substantive standard is not feasible in our country's law. Our country's Company Law adopts the formal standar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of the initiator,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pragmatism, flexibi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ick to this standard.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黎明;公司发起人的民事责任[J];法学杂志;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胜云;;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出资不实民事责任剖析——关于《公司法》第84条、94条之系统解释[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王风梅;;股东的知情权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李建伟;;公司清算义务人基本问题研究[J];北方法学;2010年02期
4 李勇军;;现代公司的本质:营利性、赢利性抑或盈利性——基于词义辨析与营利性内涵的分析[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5 祁榕;契约特别条款在当前创业投资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朱谦;股东会罢免董事的法律问题研究——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的侧面考察[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7 薄燕娜;;公司立法理念的选择——以中西法律传统比较为视角[J];比较法研究;2006年03期
8 林q谛,
本文编号:1651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651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