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转型的法源缺陷:形式化、制定法优位及其校正
本文选题:民法转型 + 法源 ; 参考:《法学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近代以来的民法典编纂促成了民法由综合整体法向一般私法的转型,推动了民法体系边界及对体系外有限开放性的形成,配合了民族国家形成及其与民法社会整体对应关系的建立,但也就此预埋风险。随着民法法源的形式化、法源中制定法优越地位的形成、对以商法为代表的传统多元社会法源的消解,民法的社会组织功能被削弱,国家借助特别民法等手段对民法的整体渗透日益不可量、不可控。危机的实质是,民法的体系化成就掩盖了自身的法源缺陷,反而损及私法自治这一现代民法自定义核心价值的实现。危机的根源是民法控权能力与民主自觉的丧失。民法法源的完善,应向正式宪法移交部分社会整合功能;通过将以商法为代表的亚社会法源渐进释出、拓展司法对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的解决途径等方法,提高民法的社会自组织能力,恢复民法对非官方公域的参与调整能力,实现通过民法的社会控制。在此基础上,民法教义学方能安全担当现代民法学的核心。
[Abstract]:The compilation of civil code since modern times has promoted the transition of civil law from comprehensive law to general private law, and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boundary of civil law system and its limited openness outside the system.It cooperates with the formation of nation-stat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its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civil society as a whole, but it also buries the risk.With the formalization of the source of civil law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superior position of the law in the source of law,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function of the civil law has been weakened because of the dissolving of the traditional pluralistic social law source represented by the commercial law.With the help of special civil law and other means, the whole penetration of civil law is increasingly incalculable and uncontrollable.The essence of the crisis is that the systematization of the civil law conceals its own defects of the legal source, but it undermin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elf-defined core value of the modern civil law, the autonomy of private law.The root of the crisis is the loss of civil law power control and democratic consciousness.The perfection of the source of civil law should transfer part of the function of social integration to the formal constitution, through the gradual release of the source of subsocial law represented by commercial law, and the expansion of judicial solutions to social and political problems, and so on.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ocial self-organization of civil law, to restore the ability of civil law to participate in the adjustment of unofficial public domain, and to realize the social control through civil law.On this basis, civil law doctrine can safely play the core of modern civil law.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H·冯·基尔希曼,赵阳;作为科学的法学的无价值性——在柏林法学会的演讲[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2 卡尔·拉伦茨 ,赵阳;论作为科学的法学的不可或缺性——1966年4月20日在柏林法学会的演讲[J];比较法研究;2005年03期
3 金振豹;;论最高人民法院的抽象司法解释权[J];比较法研究;2010年02期
4 徐国栋;商品经济的民法观源流考[J];法学;2001年10期
5 魏磊杰;;论民法典的保守性[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韩世远;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J];法学研究;1995年04期
7 王保树;商事通则:超越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J];法学研究;2005年01期
8 陈u&;;司法解释的建构理念分析——以商事司法解释为例[J];法学研究;2012年02期
9 彭中礼;;法律渊源词义考[J];法学研究;2012年06期
10 金可可;;民法实证研究方法与民法教义学[J];法学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7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8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9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10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辉;;侵权法的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以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3 高山奎;;论虚无主义的历史主义根基——兼论施特劳斯的海德格尔批判[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郑现U,
本文编号:1736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736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