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与民商法的比较——以国民财富分配为视角
本文选题:经济法 + 民商法 ; 参考:《商业时代》2011年10期
【摘要】:文章认为经济法与民商法在定义层面上的区别主要有:第一,经济法超越了国家不介入私人经济生活领域的民法传统,是一种国家直接调节社会经济关系的法;第二,经济法超越民法维护个人利益的立法基点,把社会经济总体效益作为自己价值目标,具有社会法性质;第三,经济法超越民法对社会关系所采取的放任自由和消极限制的态度,代之以限制、禁止和积极引导,是一种强制促导法。由于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市场调控手段的缺乏,导致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民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对于这一客观事实,本文还从经济法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及提出对策。
[Abstract]:The article holds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conomic law and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are as follows: first, economic law transcends the tradition of civil law in which the state does not intervene in the field of private economic life, and is a kind of law which directly regulate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tate. The economic law transcends the legislative basis of the civil law to safeguard the individual interests and regards the overall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s its own value goal, which has the nature of social law. Third, the economic law transcends the attitude adopted by the civil law of laissez-faire and negative restrictions on social relations. Instead, restriction, prohibition, and active guidance are compulsory guidance methods. Du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the lack of market regulation and control means, the gap of 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is becoming wider and larger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oday. To this objective fact, this article also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countermeasure from the economic law angle.
【作者单位】: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分类号】:D922.29;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璎葶;;民商法与经济法关系探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婉玲;;论经济法责任主体的二元结构[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赵明;经济学对现代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的作用[J];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06期
3 孟庆瑜;;主体、客体、理念与机制——改革发展成果分享中的基本法律问题之辨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4 肖顺武;;论经济法的本质[J];政法学刊;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仇京荣;公司资本形成制度中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平衡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李东方;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0年
3 刘路刚;国家与市场:建国之初经济法制的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杨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2 罗小勇;论我国证券监管法律模式的完善[D];湘潭大学;2003年
3 肖顺武;论经济法的精神[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高程东;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控制体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徐雪山;论经济法的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健;经济法制度竞争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李勇;遏制我国房地产业泡沫经济的法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武芳;论经济法的社会整体利益观[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全兴,管斌;民商法与经济法关系论纲[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2 王保树;商事通则:超越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J];法学研究;2005年01期
3 刘大洪,岳振宇;论经济法的发展理念——基于系统论的研究范式[J];法学论坛;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战立;;关于我国民商法中“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困惑及立法构想[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2 邵华;;论经济法保障公共产品供给的必要性与正当性[J];经济法论坛;2010年00期
3 郭鹏莉;;浅议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J];大众商务;2010年06期
4 王艳宁;;民商法研究领域的创新之作——评《民商法视域下非公有制经济法律规制与保护问题研究》[J];河北学刊;2010年03期
5 吕丹萍;;民商法中民事诉权对审判权制约的探讨[J];华章;2010年15期
6 艾围利;;论“商法公法化”之逻辑思辨[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03期
7 汪舒平;;经济法下的和谐社会建设——以增量利益为中心[J];经营与管理;2010年05期
8 孙健成;黎桦;;我国民商法部门内的权利互动现象[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9 王斐民;;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科学性的先决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夏婷;;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以经济法为视角[J];学理论;2010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中林;;浅谈经济法中的经营者[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2 田建设;;我国法学类连续出版物《集刊》现状[A];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韩强;;民法典的命运——新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一个侧面[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4 王登忠;;经济法产生的历史分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5 沈绿野;冯韵东;;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体系的建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旭东;;制定“商法通则”的五大理由[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7 康达蕴;;我国商事立法模式的选择:“商法通则”之构想[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8 李政辉;;析“商事通则”之必要与可能[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9 李慧;;制定我国“商事通则”的若干问题[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10 苗延波;;中国商事立法模式的理性选择与构建[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秦佩华;民商法 最大限度保障私权利[N];人民日报;2011年
2 赵中孚;人大民商法学科的两次腾飞[N];法制日报;2010年
3 赵旭东;挑战学者与官员之间的藩篱[N];法制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慧鹏;南粤哈密不了情[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记者 徐珊珊 通讯员 许平飞;第七届法官与学者对话民商法论坛在琼召开[N];海南日报;2010年
6 许平飞;第七届法官与学者对话民商法论坛召开[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李功国;重视民商法文化的历史传承[N];人民日报;2010年
8 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李功国;重视民商法文化的历史传承[N];人民日报;2010年
9 韩志红;论经济法责任权利主体的群体性[N];国际商报;2010年
10 记者 刘雪妮;市政府成立法律顾问组[N];渭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训祥;少数民族经济法司法适用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春;商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陆川;经济法视野下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5 王丹;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6 许冰梅;医疗过失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田晓云;论国际商事惯例及其适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雍灵;经济法视野中的公平[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戴霞;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齐建辉;经济法运行的正当程序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耀廷;论浮动抵押权人利益的保护[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2 于坤;经济法责任的归责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3 张蕾;效率违约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黄琴;论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的适用[D];暨南大学;2010年
5 张治水;论经济法的公平与效率[D];河南大学;2010年
6 陈媛媛;经济法视角下的劳务出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谭彩兰;从家电下乡看政府经济行为[D];暨南大学;2010年
8 王超;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于升;经济法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何道勇;论社会成果公平分享的法律制度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97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797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