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商法论文 >

中国法视角下对《鹿特丹规则》评估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8-07-06 19:43

  本文选题:《鹿特丹规则》 + 《海商法》 ; 参考:《法学》2010年11期


【摘要】:是否加入《鹿特丹规则》是我国政府和学界当前讨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我国目前的理论研究和法律制度背景下,对于该规则无论在总体评价上还是在具体制度分析方面均存有分歧。同时,该规则与我国《海商法》在承运人和托运人责任制度、运输单证、货物交付、多式联运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既有值得我国借鉴的内容,也有不适应我国航运和贸易实践的方面。此外,仅从学理以及文本规范解释的角度对该规则进行评估是不够的,为最终确定我国对规则的态度,还应当秉承国家整体经济利益原则,除了加强对该规则影响的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外,还有推动更多的业界人士参与到评估与立法决策中来的必要。
[Abstract]:Whether or not to join the Rotterdam Rule is a hot and difficult issue in our government and academic circl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ur country's current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legal system, there are differences on both the general evaluation and the specific system analysis of this rul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between this rule and China's Maritime Law in terms of carrier and shipper liability system, transport documents, delivery of goods, multimodal transport, and so on. Also has the aspect which does not adapt our country shipping and the trade practice. In addition, it is not enough to evaluate the ru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ademic theory and the norm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In order to determine our country's attitude towards the rules,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overall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country. In addition to strengthening the empirical research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impact of this rule, there is also a need to promote more industry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evaluation and legislative decisions.
【作者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96.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昕;海运货物控制权问题研究——兼评UNCITRAL运输法草案第11章的规定[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2 邬先江,陈海波;货物控制权之研究[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3年00期

3 陈波;;控制权的概念及其法律性质[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5年00期

4 凯特.兰纳;;《鹿特丹规则》的构建[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9年04期

5 司玉琢;;《鹿特丹规则》的评价与展望[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9年Z1期

6 朱曾杰;;初评《鹿特丹规则》[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9年Z1期

7 赵亮;;《鹿特丹规则》之控制权的中国司法实践和立法反思[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9年Z1期

8 杨晶;;试论《鹿特丹规则》下托运人义务之强化[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9年Z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金玉;;海上保险无限告知义务的抽象嬗变——基于《鹿特丹规则》生效后的考量[J];当代法学;2011年02期

2 阎铁毅;;《鹿特丹规则》在北极航道的适用[J];法学杂志;2010年11期

3 张晓莲;;对货物控制权制度的思考[J];法学与实践;2010年03期

4 陈瑞雪;;试论《鹿特丹规则》对我国《海商法》的启示[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1期

5 刘刚仿;;国际货物买卖中无单放货问题的解决路径探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6期

6 王威;关正义;;《鹿特丹规则》背景下《东盟多式联运框架协议》问题研究——与中国海运立法比较[J];东南亚纵横;2011年05期

7 冷柏军;姚新超;;《鹿特丹规则》下承运人责任与义务的变化及其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7期

8 金彦平;;《鹿特丹规则》之我见[J];法制与社会;2011年30期

9 田青;;《鹿特丹规则》中的货物控制权制度初探[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10期

10 石现明;;“鹿特丹规则”:托运人的义务与责任评析[J];商业研究;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谢宗宝;;浅谈鹿特丹规则下托运人的义务[A];中国律师2010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敬根;;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多个原因导致货损赔偿责任规则问题研究[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在胜;电子提单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姚莹;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的权利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向力;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外部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余妙宏;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托运人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李天生;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陈敬根;国际海运承运人在多因致损下的赔偿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王威;《鹿特丹规则》下海运履约方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蒋跃川;海上货物运输中货方诉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王X 苓;从《鹿特丹规则》之新立法评析台湾《海商法》未来修法之方向[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郑志军;国际海运承运人之履行辅助人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君;租船提单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马之遥;《鹿特丹规则》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涛;无单放货保函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闫泰;《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下承运人及海运履约方责任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韩振兴;我国共同海损制度相关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王晓伟;提单欺诈的法律实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杨景章;论UNCITRAL运输法草案中的控制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何川;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项下诉权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9 李晓霞;海运货物控制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王中领;论海运中途停运权[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海宝;;论中途停运权[J];法学家;1998年03期

2 吴志忠;试析买卖合同中货物所有权的转移[J];河北法学;2000年05期

3 张荣忠;;集装箱运输中的托运人决定权[J];集装箱化;2008年01期

4 余能斌,侯向磊;保留所有权买卖比较研究[J];法学研究;2000年05期

5 申卫星;所有权保留买卖买受人期待权之本质[J];法学研究;2003年02期

6 张晶;;试论海上预定运输中托运人的义务[J];南方论刊;2007年06期

7 李东,翟丽;试论托运人在货物运输途中变更合同的权利——评《合同法》第308条[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0年00期

8 李志文;论提单持有人及其权利、义务和责任[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1年00期

9 邬先江,陈海波;论CMI运输法草案有关控制权的规定[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1年00期

10 邬先江,陈海波;货物控制权之研究[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3年0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洪秀,王小芳;我国《海商法》下承运人及实际承运人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4年00期

2 陈峥嵘;;论《鹿特丹规则》对承运人制度的变革[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8期

3 王欣;;简评《鹿特丹规则》对中国外贸的影响[J];中国海商法年刊;2010年03期

4 李芙蓉;船长不带载货清单致货物罚没案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3年06期

5 陈英;我国《海商法》下提单运输若干问题之完善[J];世界海运;2003年04期

6 马得懿;对《海商法》所界定实际承运人的思考[J];当代法学;2002年07期

7 ;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5年02期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J];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1992年23期

9 刘礼亭,吕进良;浅谈无船承运人的法律地位[J];兰州学刊;2003年06期

10 张丽英;涉及第三方效力的合同的法律问题[J];政法论坛;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延勇;梁正文;李连荣;杨平会;;荔波甘蔗种植气候分析评估[A];贵州省气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珍祥;宋汀;张博文;;清洁生产审核是实施节能减排的最佳途径[A];重点行业COD减排实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玉峰;;关于大型变电站接地装置测试的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傅宏佳;;医疗设备维修和维护策略探讨[A];2008年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正森;毛天鹏;;浅谈遵义某小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措施[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亚西;;实物期权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邢婷;赵娜;;2006年玉溪市人工增雨效益评估探讨[A];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Ⅱ)[C];2008年

8 李阳斌;刘子刚;姚斯里;;谈雷击风险评估发展现状与问题[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象灾害与社会和谐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李朝阳;朱萍萍;毛宽荣;;便秘诊断的综合评估[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10 曹超学;;资源价值评估初探——以森林资源为例[A];第二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悦;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刘亿如;他们承担了连带责任[N];中国交通报;2004年

3 外经贸部条约法律司 荣民;全部损失应由船公司承担[N];国际商报;2001年

4 北京昌明律师所 蒋五四律师;承运人与实际承运人[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5 顾全;承运人凭什么追偿[N];国际商报;2003年

6 刘松金;我国海事立法的里程碑[N];中国交通报;2003年

7 钟明;拖轮缘何不买单?[N];中国水运报;2005年

8 郭俊莉 本报记者 孙妍;如何免责,,为何负责[N];中国交通报;2003年

9 万厚潜;实际承运人应当对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N];中国水运报;2004年

10 刘德标;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应对无单放货承担连带责任[N];国际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X 苓;从《鹿特丹规则》之新立法评析台湾《海商法》未来修法之方向[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王威;《鹿特丹规则》下海运履约方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余妙宏;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托运人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陈敬根;国际海运承运人在多因致损下的赔偿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王其翔;黄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王永兴;转型期中国地下经济的评估与治理[D];南开大学;2009年

7 王海勤;中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孟勐;基于语料库的中国作者和英语母语作者英文学术论文中评价语言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王顺安;社区矫正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胜德;论《鹿特丹规则》下货物控制权的行使[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2 杨立;开封市城市火灾危险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明力;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评估[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朱有义;ELT交际评估中的道德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石利强;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6 孟晶;A公司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研究与设计[D];四川大学;2005年

7 于东;教师和学生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态度的调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张俊东;地方政府公信力评估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朱峻永;电力企业实施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的投资决策与评估[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朱娜;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评估[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03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103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b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