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位商的河北省休闲体育产业布局分析
本文选题:休闲体育产业 + 产业布局 ; 参考:《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摘要】:休闲体育产业作为一项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在我国被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并且越来越多的省份将发展休闲体育产业作为提高地区生产总值的战略目标。河北省作为环京津的重要省份,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文章主要采用区位商法,计算出河北省11个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区位商值,针对各市的区位商值和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类分析。最后将秦皇岛、承德、张家口这些综合实力较平均的城市分为一类,并命名为休闲体育产业综合型城市;将石家庄、保定、邯郸分为一类,命名为政府支持型城市;将廊坊、沧州、衡水和邢台分为一类,命名为休闲体育产业关联型城市;将经济实力雄厚,工业发展显著地唐山独自划分为一类,命名为休闲体育产业辐射型城市。最后进行具体分析和建议。
[Abstract]:Leisure sports industry, as a sunrise industry with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in China, and more provinces regard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sports industry as the strategic goal of increasing the regional GDP. Hebei Province, as an important province around Beijing and Tianjin, has good natural resources and social resources. 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the location quotient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location quotient of leisure sports industry in 11 cities of Hebei Province and to classify the data by using location quotient value and factor analysis method for each city. Finally, the cities of Qinhuangdao, Chengde and Zhangjiakou are divided into one class and named as the comprehensive city of leisure and sports industry; Shijiazhuang, Baoding and Handan are divided into one class, named government-supported cities; Langfang, Cangzhou, Hengshui and Xingtai are divided into one class, named leisure sports industry related cities, the economic strength,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he remarkable Tangshan is divided into a class, named leisure sports industry radiation type city. Finally, concrete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are carried out.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体育学院;
【基金】: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4790020)
【分类号】:G8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周冬;刘昊;;浅析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化的实现途径[J];成功(教育);2011年24期
2 顾春霞;;基于区位商分析的浙江省产业结构实证研究[J];经济视角(中旬);2012年02期
3 姜卫芬;金宗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状态下中国休闲体育主体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刘传玉;;基于区位商法的临沂产业结构分析[J];临沂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5 刘晓红;李国平;;基于区位商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年05期
6 王大鹏;李国强;蒋忠伟;王则兴;;休闲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指标关联效应实证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7 周锦;顾江;;基于区位商理论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倩;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2 吴香芝;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殨;;对区位商分析范式的探讨[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02期
2 王铮;李刚强;谢书玲;杨念;闫丹;;中国新经济产业区域专业化水平分析[J];地理学报;2007年08期
3 韩增林;徐丹;郭建科;;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区域专业化水平分析[J];地理学报;2010年08期
4 韩春鲜;马耀峰;;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行业及其区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6期
5 翁飞莺;;基于厦门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年11期
6 白琳;;基于区位商的云南沿边地区产业结构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3年06期
7 宋苗苗;;从我国体育消费看体育产业结构的现实选择[J];才智;2014年18期
8 文晶晶;;成都市休闲体育产业价值链构建及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31期
9 孔慧珍;孔庆书;;基于区位商的河北省产业聚集度分析[J];河北工业科技;2012年02期
10 李春田;;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河学刊;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王云峰;西部地区农业区域专业化研究:产业组织的视角[D];兰州大学;2011年
3 陈俊红;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吉小燕;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D];河海大学;2006年
5 王浩;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张祺;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周璇;产业区位商视角下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8 崔振民;广西矿业比较优势及其变动规律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9 张森;中美两国体育休闲产业比较分析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10 李燕燕;我国体育产业融合成长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丹;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区域专业化水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金龙;上海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培育与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汪鑫;基于现代产业体系的云南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宋婕;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兰德华;泸州—宜宾—乐山沿江经济带构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冉桂林;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韩志文;基于经济区划视角的甘肃城镇体系结构分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汤代平;四川省工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0年
9 张萌;河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江山;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区域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明晓;关于体育产业的几个理论误区[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2 陈云开;中国竞赛表演业的管理体制及经营方式的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3 饶远,张云钢;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政策与社会环境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赵芳;构建我国体育产业法规体系相关问题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沈黎勇,李建设,费兰兰;国外体育经纪人及体育经纪活动的立法管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6 喻小红,朱翔,朱佩娟;公共体育场馆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7 林显鹏;现代奥运会体育场馆建设及赛后利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8 丁涛,王芬,金晓平,饶莉;对英国体育发展状况的考察与调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9 任保国;宋秀丽;李建臣;;国外对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支持政策及其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周珂;杨旭峰;;《澳大利亚体育旅游发展战略》对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借鉴[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康化;[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志勇;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发展的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卢静;知识型服务业科学管理模式与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李川;我国创意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王智超;教育政策执行的滞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泽一;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利民;;假日经济与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刘满金;王敏;刘芳;;我国冬季休闲体育产业存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杜志刚;旺爱娟;郑欣欣;;休闲体育产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机遇与挑战[J];商场现代化;2008年16期
4 任丽娟;赵乃虹;赵雯;;对我国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胡笑寒;王静;;基于价值创造的上海市休闲体育产业人力资源[J];体育科研;2008年04期
6 李仁熙;;我国小康社会中休闲体育产业的作用与发展背景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27期
7 刘鹏举;;石家庄市休闲体育产业分析与发展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年30期
8 王云;段斌;高雅丽;;浅析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J];商场现代化;2009年07期
9 尹从刚;姚颂平;;比较优势理论下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杨晓晨;李宗浩;梁强;;休闲体育产业生态系统分析与竞争战略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胡笑寒;王静;;我国休闲体育产业成长机理研究初探[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2 喻坚;;长江三峡区域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A];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李艳丽;;制度环境与休闲体育产业发展[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4 朱佳滨;李雪艳;;发展冬季休闲体育产业的对策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飞飞;任峰;;宁波市休闲体育产业的“自我诊断”分析[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6 李爱霞;;海南国际旅游岛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7 王科;;山东海洋休闲体育产业开发策略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8 杨兆宏;刘海洋;;长三角休闲体育市场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邹本旭;李爱云;宋志强;;产业经济学视角下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分析——基于SCP分析范式[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休闲体育消费需求趋旺[N];江淮时报;2010年
2 史明;免税体育品待清晰[N];中国体育报;2011年
3 记者刘思波;“十二五”我市体育亮点多[N];抚顺日报;2011年
4 白志标;专家建议奥运场馆多办中小型活动[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姚巨才;休闲体育向大众走来[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记者 李敏;推进全民健身事业 努力提高竞技水平[N];承德日报;2012年
7 YMG记者 徐立业;借力亚沙会让烟台沙滩“动”起来[N];烟台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宝家;区域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慧妮;武汉城市圈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2 孙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四川省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韩京;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对策[D];延边大学;2012年
4 宋芳芳;苏南地区休闲体育产业集聚发展构想[D];成都体育学院;2012年
5 张磊;青岛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牛文君;“旅游西进”对杭州市休闲体育产业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刘芳;西安市休闲体育产业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8 黄义军;烟台市滨海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2年
9 钟奇琪;宜恩走廊休闲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研究[D];湖北大学;2014年
10 温帅锋;武汉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结构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110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110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