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险合同诉讼时效规定的理解和适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264条的思考
[Abstract]:There ar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articles 264 and 267 of the Maritim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ncerning the limitation of action in academic and judicial practice. In view of the essence of the limitation of action system, the special aspects of disputes over insurance contracts are considered.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proves the nature of limitation of action in insurance contract from the aspects of judicial practice, legislative purpose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After the study, it is concluded that before the insurer expresses the intention of refusing to claim after the insurance accident, the insured is only injured by the "real right" of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insurance, but not the "right of claim for insurance gold" as stipulated in the insurance contract. Therefore, the request limitation stipulated in Article 264 of the Maritim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hould not be understood as "limitation of action", and the concret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limitation in marine insurance case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ly.
【作者单位】: 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
【分类号】:D922.294;D922.2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愚;诉讼时效中断之我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5期
2 于克勤;驳“诉讼时效回转论”[J];山东审判;1996年10期
3 单国友;;诉讼时效将过自救十法[J];百姓;2001年02期
4 农行兴化市支行课题组;;十招助筑诉讼时效“防火墙”[J];金融纵横;2006年05期
5 海客;;银行维护债权应防范诉讼时效风险[J];现代金融;2007年03期
6 雷士国;;诉讼时效新规定 法官审案更居中[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年10期
7 张驰;“请求”不为诉讼时效中断事由[J];法学;1992年04期
8 刘林;;诉讼时效将过怎么办[J];致富之友;2004年05期
9 钱心葵;;什么是诉讼时效及时效的中止和中断?[J];浙江金融;1988年06期
10 潘家永;孙芹;;借款无还款期限,诉讼时效如何计算?[J];八小时以外;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丹;殷镇锋;;保险合同“代签名”现象及其治理[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实务卷)[C];2010年
2 郑金都;聂华元;;新《保险法》对保险合同的影响及保险公司的应对[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实务卷)[C];2010年
3 苏兆勇;;反思保险合同的解释规则[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4 李秀芬;;论保险合同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5 隋淑静;;浅谈当事人主张诉讼时效中断的举证与取证[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韩丽萍;;法经济学在保险中的应用——道德风险对保险的制度要求[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肖海军;;论保险代理行为的效力与责任归属[A];中国行为法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徐巍;;论保险人对责任免除条款的明确说明义务[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刘德福;朱文瑜;;论保险人之强制说明义务和投保人之如实告知义务[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10 周建涛;;基于当事人视角的法院解释保险合同的准确性与诉讼成本权衡[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向军 吴良鹃;新“交法”缘何不敌旧“办法”?[N];江苏法制报;2005年
2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未按约定缴纳保费合同无效[N];中国保险报;2011年
3 朱立毅;保险合同何以遍藏“陷阱条款”?[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4 严剑漪;买车未索保险合同 保险免赔后果自担[N];中国保险报;2007年
5 周小强邋万喧;贷款已经还清抵押物保险合同是无效还是终止?[N];中国保险报;2008年
6 高殿民;事故致损肇事方逃逸是否该赔?[N];中国保险报;2008年
7 案例编写人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法院 杨建明;保险合同中无责免赔条款的效力认定[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高琛 通讯员 张德才 于世民;被保险人未签字,保险合同也“有效”?[N];今日信息报;2010年
9 记者 杨学聪;六成多市民办保险看不懂保单[N];北京日报;2005年
10 何灿;此类保险合同有效吗[N];中国保险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丽娜;出口信用保险合同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王海波;论中国海上保险法与一般保险法之协调[D];复旦大学;2012年
3 姚飞;中国保险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王强;保险诈骗罪定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袁国际;期权合同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潘修平;存款保险法律制度之功效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初北平;船舶保险条款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8 赵明昕;信用保险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姜楠;中国寿险利益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何文强;理论与制度:我国农业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思言;医师专家责任保险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李卫东;论保险合同的疑义利益解释原则[D];山东大学;2007年
3 盖琳;保险合同告知义务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付超伟;保险人说明义务制度之重构[D];厦门大学;2007年
5 马玲;移动式钻井平台保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6 王识开;保险合同有利解释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岳然;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田龙;保险合同告知义务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廖一明;浅析保险合同解释中的合理期待原则[D];山东大学;2009年
10 蔡涛;论保险合同附随义务[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96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196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