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私法文化的传统与发达
[Abstract]:Some theorists say that private law is the foundation and root of western legal system.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western legal culture is the trad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law culture. It is manifested in the color of private law of the early western method,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before modern times,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law since modern times and the phenomenon of private law. The trad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estern private law culture is based on the developed commodity economy and the recognition of individual rights, because private law is a rational, private civil legal system and its consciousness. With the market and the individual has the inextricable internal conn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gal philosophy,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trad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law culture is the embodiment of respect for market freedom and individual rights,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 core value of western culture in law. It not only promotes economic marketization,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and social rule by law, but also protects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ights, which is its lasting value.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滋贺秀三;中国法文化的考察——以诉讼的形态为素材[J];比较法研究;1988年03期
2 张中秋;西方个人本位法变迁述论[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张中秋;;中国传统法律的公法文化属性[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品泽;何雁;;法官独立与我国审判独立制度之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高尚;;罗马公法述略[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4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5 徐卫;;罗马遗产信托及其法学思考与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6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9 章礼强;民俗与民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玉苗;;大学章程法律性质考察[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姚辉;;侵权法的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以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杨光;傅文魁;;刑事和解与公诉权[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刘忠权;任丽敏;杨红;;浅析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7 唐清利;;私权与公权界限模糊领域的司法选择[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8 朱富强;;协调和监督两类功能的角色变化与法律的未来发展——兼论法律的本质功能及其现实异化[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郝建臻;;干部作风建设的法理学解读[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解锟;英国慈善信托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郑现U,
本文编号:2235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235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