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位商法的江西省现代农业比较优势与产业布局研究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Jiangxi in the central region and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he reg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Jiangxi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which shows that the agriculture (broad) in Jiangxi has no obvious advantage in the central region, but the agriculture (narrow sense) forestry, There is a strong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broad)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the river, and there is a clear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 of Jiangxi, and the northern part of Jiangxi is at a disadvantage. The agriculture (narrow) forestry, fishery and agricultural service industry has the obvious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planting and the food industry have no advantag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source endowment and the location condition, the future Jiangxi should optimize the layout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by developing the regional resource advantag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service industry and creating a modern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area.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201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欠发达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编号:12&ZD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中部和东部省域城市首位度与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机理与对策”(编号:71263037) 江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江西支柱产业培育和发展研究”(201205)
【分类号】:F3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冉红;李松志;冯安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主体功能分区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卢良恕;论新时期的中国现代农业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3期
3 辛岭;;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区域布局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S1期
4 刘成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征及构建途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年04期
5 张落成;王辰;;沿江开发对江西九江农业发展与布局的影响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04期
6 李晓;林正雨;何鹏;曾鸣;雷波;刘强;陈春燕;古稳;;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Issues of Eco-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for Big Qinling Eco-city Cluster[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8期
2 万靓军;司智霞;;加快推进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3 王东;;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4 王红;;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1期
5 于秀丽;;吉林省西部建设现代农业的思考——以白城市为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赵立冬;;关于吉林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问题的思考[J];才智;2012年11期
7 邸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公路网变化的动态分析——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张学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史宝娟;霍晓姝;武志勇;;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对策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1年02期
10 吴越;翁伯琦;曾玉荣;周琼;;循环经济兴起与现代农业发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辛岭;;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区域布局分析[A];第四届农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论文集[C];2007年
2 王辉;;环洞庭湖经济圈农产品品牌化战略发展研究[A];2011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桢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刘喜波;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3 席晓丽;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楠;生物产业竞争力与中国的战略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5 张冀新;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机理及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李文伟;农业产业链功能实现途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7 李宝玉;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域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梁伟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晋臣;典型西南喀斯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10 田丽;陕西农产品生产经营中农业保险支持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梅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专明;永州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初探[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婷婷;沈阳市农村特色农业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4 袁银兰;菏泽市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石霖;干旱对农业影响评估与应对干旱的作物布局调整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明伟;遵义市烟叶生产现状分析及组织模式探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7 王玉丽;产业链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与对策[D];辽宁大学;2011年
8 翁飞莺;构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服务产业体系研究[D];集美大学;2011年
9 江娟;我国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10 金长松;珲春市延边黄牛产业建设规划[D];延边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良恕;;现代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现代农业的内涵、特点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8期
2 曹有挥;陈雯;吴威;曹卫东;梁双波;;安徽沿江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孙军,顾朝林;江苏沿江开发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5期
4 王伟霞;张磊;董雅文;黄文钰;;基于沿江开发建设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以九江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2期
5 程必定;区域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安徽财贸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6 赖景生;树立现代农业的产业系统观——对新时期农业的认识[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01期
7 孙施文;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05期
8 费利群;滕翠华;;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9 李正国;王仰麟;张小飞;吴健生;;景观生态区划的理论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10 黄秉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初步草案[J];地理学报;195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霍夏梅;毛雪艳;;西部地区农业优势产业的有效性评价[J];甘肃农业;2006年11期
2 罗国亮;;我国食品加工业的地区增长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05期
3 左丽莎;彭迎;;蒲江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选择及发展建议[J];现代商业;2009年24期
4 邓吉祥;程叶青;张阳生;;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变化及潜力预测[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0年01期
5 潘泽江;胡振虎;;湖北省优势水产品产业带的规划与发展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6年08期
6 潘泽江;胡振虎;;湖北省优势水产品产业带的规划与发展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6年03期
7 李微;万志芳;;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主导产业选择分析[J];林业经济;2009年02期
8 程玉桂;;江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识别与优劣势分析——基于区位商(LQ)理论的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9 赵晓罡;薛继亮;罗创国;;陕西省特色优势农产品选择与培育研究——来自陕西省三大区域494个自然村的经验[J];未来与发展;2010年10期
10 谌新民;武立文;;以产业集群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心镇转移——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梁勇;成升魁;闵庆文;;区域比较优势与广西特色农业发展[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2 何玲;;京津冀农业协作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3 王军;何玲;董谦;李逸波;魏红杰;;河北省基地型农业对接京津的经济分析——以保定市调查为例[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今年上半年蛋鸡业市场利好[N];中国畜牧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兴龙;基于效率视角的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竞争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2 张霞;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3 李微;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演进与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4 袁新华;中国虾产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陈丽荣;中国林业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王艳荣;农业产业集聚的效应与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7 张占贞;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吕盈;东北、内蒙古地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9 杨念;河北省梨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媛;青海牧区优势产业选择[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2 潘泽江;湖北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3 吕允英;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布局优化的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丁吉萍;中国林业产业区域比较优势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5 马彪;青藏高原牧区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6 祝源清;吉林省县域农业生产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7 郭婷;西藏牧区优势产业发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8 霍家金;六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李欣;农业产业集群提升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翟义波;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71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47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