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商法论文 >

融资租赁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07 20:49
【摘要】: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形成了一种对世界经济和金融带来深刻影响的革新趋势,即西方国家的金融创新,其基本背景是避开金融行为与金融环境的冲突。这场席卷全球的世界金融创新潮流在融资方面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融资租赁,它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衍生产物,是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结果。在其产生以来的短短四十多年间,以其在资本市场中较传统融资方式独特的竞争优势和重要作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年平均30%的高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强劲发展势头的一个新兴产业。 融资租赁作为现代租赁业的重要标志,与现代租赁的其他形式相比,其承租人不仅可以通过租赁获得设备的使用权,而且可以把租赁信用作为融通资金的手段。融资租赁这一独特的交易特征及产生的法律关系是金融创新的表现形式,它突破了传统民商法关于所有权、担保、租赁、委托等法律关系的概念,创设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法律关系。这一新型的法律关系对传统的金融法理论及实践产生巨大的影响。 国际上由于对融资租赁法律关系性质认识不同及各国间法制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对融资租赁法律定位及立法模式的差别。我国引 入融资租赁仅十余年,虽然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但立法的框架结构 不完整,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建全,尤其是与租赁业发达的国家相比, 我国融资租赁立法存在着诸多问题。有鉴于此,本文根据国内融资 租赁立法的现状,,参考国外立法的实践,在《国际融资租赁公约》和 用叮O规则的框架内,研究中国的融资租赁立法,以期能为人们理解、g 认识乃至构建中国的融资租赁法律体系提供帮助,也期能为立法、司 法及实务方面提供一点参考。 本文从融资租赁立法的理论基础入手,分析融资租赁立法的法 理基础和必要性;进而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国外融资租赁立法的 实践进行考察,力图全面掌握国外融资租赁立法的现状及发展动态, 寻找融资租赁立法的共性,总结出融资租赁立法框架的几个主要方 面并就各方面的职能、作用及相互关系展开理论论述。为融资租赁 立法体系的建立、模式的选择及融资租赁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 及实践依据。继而又对中国融资租赁立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 问题,提出构建中国融资租赁立法框架及完善融资租赁法律制度的 的建议。将融资租赁立法纳入《国际融资租赁公约》和WT O规则框 架内进行研究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融资租赁立法的法理基础,分析了融资租赁的产 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指出融资租赁是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并 扩张的衍生物,是金融创新的结果,它突破了传统民商法理论,形成 一种新的特殊的法律关系,对金融法的变革提出必然要求。) 第二部分,考察国外融资租赁立法的实践并就《国际融资租赁 公约》进行了特别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影响融资,租赁立法的几 2 个主要方面,阐述融资租赁立法的演进过程,在肯定发达国家对融资 租赁立法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深入分析其值得借鉴的成功经 验,进而论述融资租赁法律体系的“法律的定位与支持、配套的会计 制度、完善的税收制度、融资租赁监管制度、融资租赁保险制度”的 各自职能、作用及相互关系,探讨融资租赁立法的体系构成。 第三部分,首先分析中国融资租赁立法的现状,找出中国融资租 赁立法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了W’TO规则对融资租赁立法的影响, 主要就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透明化原则在融资租赁领域适用问题 进行了阐述,指出中国融资租赁业的机遇与挑战,旨在为中国融资租 赁立法体系的构建服务。 第四部分,吸纳国际上先进的立法经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对中国融资租赁立法体系的构建、中国融资租赁立法的模式选择及 义 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著名国际租赁专家阿曼波曾预言:“租赁将装备整个世界/’我 们相信,成熟、完备的融资租赁法律制度将为这一进程提供最有力的 法律保障,从而为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D912.28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徐媛媛;融资租赁中双方法律地位的探讨[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杨娟;我国融资租赁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芮桂杰;国际融资租赁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4 郑阁林;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法律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5 虞臣伟;我国融资租赁交易的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路建华;论国际融资租赁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D];郑州大学;2010年

7 张乾;融资租赁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德明;我国汽车租赁公司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71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471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8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