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法的第二次勃兴
本文关键词:论商法的第二次勃兴
【摘要】:本文以商法的发展历程为主线,探寻商法的发展、变革之路。文章首先回顾了商法的第一次勃兴以及第一次勃兴的现实和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第一次勃兴之后的衰微以及衰微的动因。文章随后指出了近期商事立法的重大进展,在此基础上阐释了第二次勃兴的现实和理论基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民法遭遇困境即法律社会化、私法公法化;经济法趋于沉寂;商法的融合性质。最后笔者提出了商法发展展望,阐明商法法典化将成为我国法制发展的恰当选择。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关键词】: 商法 勃兴 商法典 商事单行法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09BFX060)的支持
【分类号】:D923.99
【正文快照】: 近一段时期,沉默已久的商法频入人们视野:有关单行商事立法的消息接踵而来,重大商事案件的仲裁和审判也不时吸引着社会关注的目光。在历经繁兴和冷淡之后,商法又以蓬勃之势出现在世人面前。本文试以商法的发展历程为主线,探寻商法的发展、变革之路,或许能对我国方兴未艾的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磊;;商法历史发展的中西比较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李国庆;经济法地位问题初探[J];当代法学;2003年01期
3 郭富青;;论我国商法体系的建构技术[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赵立行;西欧社会变动与十字军东征的进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钟金;对经济法地位的再认识[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刘忠东;;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4期
7 邹海林;;商法学科发展与重大问题研究状况[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年04期
8 童列春;白莉莉;;商法的现代嬗变与误读——与史际春、姚海放先生商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吴长春;十字军东侵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J];西亚非洲;1988年04期
10 陈忠谦;;仲裁的起源、发展及展望[J];仲裁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登华;;试论可仲裁范围的限与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翟继光;;论经济法的运行机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张目强;;UCP600对跟单信用证项下银行审单规则的新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4 汪金兰;;论国际私法上的国际惯例及其在国内的适用——兼评民法典草案第九编第3条第2款及第4条的规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贾清林;;论不可抗力下担保物毁损灭失的风险承担——兼论汶川、玉树地震的风险承担规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卞莉;;国际多式联运单证法律性质新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许思义;;对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的再认识[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范翠红;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政治文化变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包先康;李卫华;;国家政权建构与乡村治理理念的变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施佳;;两大法系代理制度的比较研究[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高媛;董小龙;;北京2008年奥运仲裁的司法监督问题研究[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3 牛可;;早期冷战中美国的国家建设[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4 刘文霞;;论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改革由增量改革到整体推进的影响[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郑玲丽;;国际贸易关系的法治与全球治理[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6 胡耘通;;矿产资源规划的法治维度[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敦华;;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原理——批判性自由理论[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8 陈宇;;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在社区的建构——以杭州的实践为例[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杜焕芳;;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权实证研究——一个以司法为中心的考察[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10 应坚;范剑虹;;澳门仲裁裁决异议立法的比较研究[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翔;当代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适用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若蓓;论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D];河北大学;2009年
2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葛春红;我国银行保理业务风险之法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瑜;买卖合同风险移转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汪育玲;论买卖合同标的物的风险负担[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周谅;调裁制度的发展与理论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熊颖哲;政治思想的演变:欧文·克星斯托的右翼化和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兴起[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罗婷;论国际商事仲裁第三人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郭亚超;建国后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的内在矛盾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保树,邱本;经济法与社会公共性论纲[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刘文华,王长河;经济法的本质:协调主义及其经济学基础[J];法学杂志;2000年03期
3 江平;中国民法典制订的宏观思考[J];法学;2002年02期
4 石少侠;对经济法概念、对象、体系的再认识[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5期
5 王保树;商事通则:超越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J];法学研究;2005年01期
6 史际春,姚海放;再论商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张守文;经济法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中外法学;1998年03期
8 王克稳;行政法学视野中的“经济法”——经济行政法之论[J];中国法学;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旭东;;《商法通则》立法的法理基础与现实根据[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2 彭真明,江华;商法法典化的反思——以制定《商事通则》为中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邓峰;;试论民法的商法化及其与经济法的关系——对民法、经济法社会本位的比较思考[J];法学家;1997年03期
4 贾少涵;;试论商法的调整对象及其与民法、经济法的关系[J];东方企业文化;2007年07期
5 白廷举;;当前商法理论研究价值选择述评[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6 车丕照;;简论我国的商事立法[J];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04期
7 刘国华,刘永存,孙博;未来中国私法调整模式的构想——以分析商法为角度[J];商业研究;2005年13期
8 王瑜;对我国商法法典化的反思[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熊治高;;民商分立语境下商事立法之选择[J];知识经济;2009年02期
10 丁昊杰;杨娜;程鹏;;论中国民商立法模式的选择[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兴虎;;商法的独立与独立的商法[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2 王明锁;;影响商法地位独立的几个基本因素[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3 吕政君;伍坚;何永哲;;首届商法学学术研讨会综述[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4 杨春平;;论我国商法的地位[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5 江永强;;经济法特征之我见[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6 江永强;;经济法特征之我见[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7 刘雁翎;;从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考量经济法的独立性[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8 野马;王小卫;;中国大陆“法和经济学”的第一次勃兴——一个“学术想象力”的解释[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叶林;石旭雯;;外观主义的商法意义——从内在体系的视角出发[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10 朱庆;;“商人”本质的反思:一个身份的视角——兼论我国制定“商事通则”的必要性[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主编 李业顺;经济法要以保障民生为己任[N];国际商报;2010年
2 闫翠翠;法离不开经济 经济离不开法[N];国际商报;2009年
3 李业顺;建立动态法律制度促进经济健康发展[N];国际商报;2010年
4 西南政法大学 范水兰;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N];国际商报;2010年
5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邱本;经济法的存在价值及前景[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赵恒;转变中的经济法[N];检察日报;2001年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乔新生;经济法:对市场和政府行为的双重约束[N];社会科学报;2002年
8 于宁;与时俱进 锐意创新[N];国际商报;2009年
9 漆多俊 王新红;“经济法纠纷”应由司法解决[N];检察日报;2003年
10 柳颜;教你备考中级经济法[N];财会信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彩申;论经济法的形式理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2 雍灵;经济法视野中的公平[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叶明;经济法实质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4 任满军;晚清商事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谢增福;行业协会功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薛克鹏;经济法定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7 吴荻枫;论我国经济法的司法救济[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单飞跃;经济宪政哲学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殷洁;区域经济法论纲[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张武;政府经济职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挺;论经济法的双重性[D];华侨大学;2001年
2 王彪;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D];安徽大学;2005年
3 郭伟;效率与公平之经济法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阎昱蓉;论甘肃地方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D];兰州大学;2008年
5 陈继炜;论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D];重庆大学;2009年
6 张荣华;论WTO的司法审查制度[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何敏;行业协会的经济法主体地位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8 徐雪山;论经济法的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亚丛;经济法与法治模式的关系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魏琴;论政府干预行为的经济法规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17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817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