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统一商法典》反欺诈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01:17
本文关键词:美国《统一商法典》反欺诈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统一商法典》 反欺诈 合同形式 口头证据规则 允诺禁反言
【摘要】:英美法中的反欺诈法指的是受反欺诈法调整的合同必须具备合格的形式,否则不能被强制执行。美国《统一商法典》反欺诈法起源于英国国会1677年通过的《防止欺诈与伪证法》(An Act for Prevention of Frauds and Perjuries)的第4条和第17条,为美国除路易斯安那州之外的49个州所采纳。反欺诈法从产生之日便存在着广泛的存废之争,但时至今日,反欺诈法仍然在良好的运作。其折射出来的有关实体与程序、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乃至法律价值的取向,都是了解英美法系合同形式制度的重要窗口。美国《统一商法典》虽然为民间立法,但是为美国各州接受为示范法,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逐渐接近、融合的标志之一,法典2-201条有关货物买卖合同的反欺诈法条款,更是了解美国货物买卖合同形式的重要途径。相比起英美法系,中国历来更加重视对大陆法系法律制度的研究和借鉴,但是在法律趋同化以及外国法的移植已经成为重要研究课题的今天,对英美法系法律制度的研究和借鉴是很有必要的,对美国合同领域反欺诈法的研究更可以为中国合同法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启示。 中国是在毫无合同自由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因此,中国现行合同形式制度主要采取的是不要式主义原则,单纯从经济角度来说,是符合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客观环境的。但是中国现阶段正面临着诚信缺失的社会问题,如何使当事人严肃对待合同、诚信对待交易,都是摆在法律面前的重要难题。而美国对合同形式的限制是在对合同几乎完全放任自由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使合同双方当事人严肃对待交易,以书面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降低交易风险,维护交易安全。这一点可以为中国合同法所借鉴。 同时,美国反欺诈法在成文法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判例的经验,并不断运用新的判例对法典进行解释,使得其历经数百年仍然能够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中国可以借鉴这一做法,在合同法的基础上,以司法解释和判例作为补充,使得判例能在制定法的基础上具有法律效力。
【关键词】:美国《统一商法典》 反欺诈 合同形式 口头证据规则 允诺禁反言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71.2;DD913.9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2
- 第一章 美国《统一商法典》反欺诈法概述12-29
- 第一节 美国《统一商法典》反欺诈法出台的背景12-18
- 一、美国《统一商法典》反欺诈法的起源12-15
- 二、美国《统一商法典》反欺诈法的演变15-18
- 第二节 美国《统一商法典》反欺诈法的概念和内容18-25
- 一、美国《统一商法典》反欺诈法的概念18-20
- 二、美国《统一商法典》反欺诈法的内容20-25
- 第三节 美国《统一商法典》反欺诈法的特点25-29
- 一、书面形式最低要求26-27
- 二、商人之间的特殊条款27
- 三、书面形式的例外规定27-29
- 第二章 美国《统一商法典》反欺诈法的适用29-50
- 第一节 美国《统一商法典》反欺诈法一般规定的适用29-37
- 一、“货物”的界定29-31
- 二、货物买卖合同的界定31-32
- 三、书面形式要求32-37
- 第二节 美国《统一商法典》反欺诈法例外规定的适用37-47
- 一、书面确认规则37-41
- 二、特定生产货物的例外41-43
- 三、承认的例外43-45
- 四、部分履行的例外45-47
- 五、非法定例外47
- 第三节 美国《统一商法典》反欺诈法的法律后果47-50
- 第三章 美国《统一商法典》反欺诈法相关联的法律制度50-57
- 第一节 口头证据规则50-52
- 第二节 允诺禁反言原则52-57
- 第四章 美国《统一商法典》反欺诈法对中国合同法的启示57-64
- 第一节 中国合同形式制度的演变58-60
- 第二节 美国《统一商法典》反欺诈法对中国合同法的启示60-64
- 结语64-66
- 参考文献66-69
- 附录69-72
- 后记72-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全慈;论合同形式的法律演变──兼论《合同法》对合同形式的规定[J];当代法学;1999年05期
2 包大明;论英美法的对价制度[J];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张红;合同形式的法律评价[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田友方;“允诺禁反言”原则论[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5 李先波;论合同的形式[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1期
6 程啸,柳尧杰;论我国合同法中合同违反法定形式之法律效果[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隋瑜培;英美反欺诈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17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817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