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论中国民事诉讼的理论共识

发布时间:2017-11-06 07:27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民事诉讼的理论共识


  更多相关文章: 诉讼模式 诉讼目的 诉讼标的 既判力 预决效力 辩论原则 处分原则


【摘要】:共识的缺失是中国民事诉讼贫困化的突出体现,是理论与实践、程序与实体相互割裂的深层次理论原因。当事人主导型诉讼模式是立法、司法和理论共识的起点。以三大基本论题为标准,模式共识存在空洞化和虚无化的危险。模式论的制度化体现在以三大基本论题和两项核心基本原则为基础构建出的倒金字塔型结构。当事人实体和程序权利保障是当事人主义诉讼目的的应有之义。旧实体法说中的民事权利针对给付之诉。民事法律关系仅可能作为确认之诉和形成之诉的识别标准。既判力相对性的确立有赖于《民诉法解释》第247条到第249条的落实以及诉讼标的和诉讼请求的同一化理解。约束性辩论原则虽不存在规范障碍,但严禁以证据资料补充诉讼资料是最大的理念挑战。当事人主导型诉讼模式的制度化是在基本理论最大张力范围内建构有中国特色民事诉讼法律体系的必由之路。其不仅是对人类知识成果的尊重,更是对国家承诺的恪守。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5.1
【正文快照】: 引言中国民事诉讼的理论共识是什么?这是个异常宏大的论题,恐怕也难以一篇论文有效解决。或许也因此,中国民事诉讼理论共识的面貌、生成机制、挑战以及前景等问题还较少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尽管如此,民事诉讼的理论研究、司法实践以及教学工作却无法对共识论的制约视而不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卫平;;民事案件受理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法商研究;2015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季卫东;程序比较论[J];比较法研究;1993年01期

2 张卫平;起诉条件与实体判决要件[J];法学研究;2004年06期

3 张卫平;;起诉难:一个中国问题的思索[J];法学研究;2009年06期

4 刘敏;论裁判请求权保障与民事诉讼起诉受理制度的重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江必新;;正确认识司法与政治的关系[J];求是;2009年24期

6 夏敏;;“立案登记制”能否穿越现实屏障[J];中国审判;2007年01期

7 李熙R,

本文编号:1147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147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9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