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刑事辨认笔录证据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20:19

  本文关键词:刑事辨认笔录证据能力研究 出处:《安徽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刑事辨认笔录 刑事辨认 证据能力 影响因素


【摘要】:刑事辨认是侦查机关在案件侦查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侦查方法,其能够为锁定侦查方向、确定犯罪嫌疑人等侦查工作提供有力的帮助。作为记载辨认过程和辨认结论的载体——刑事辨认笔录,其在证明案件事实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的证据价值。因此,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将刑事辨认笔录作为证据种类之一进行了明确规定,使其具有证据能力。刑事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是由刑事辨认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对刑事辨认笔录证据能力的研究必须以对刑事辨认的研究为前提。首先对刑事辨认和刑事辨认笔录进行了基本理论阐释:从刑事辨认的主体、客体以及辨认目的三个方面对刑事辨认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依据不同标准对刑事辨认进行了分类;在对刑事辨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刑事辨认笔录的制作主体、内容、形式以及制作应当符合程序性要求四个方面对刑事辨认笔录的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并得出刑事辨认笔录的涵义是侦查人员或者检察人员根据法律的规定对刑事辨认的经过和结果所作的客观记录,并且在依据刑事辨认分类的标准对刑事辨认笔录进行分类之外,又将刑事辨认笔录分为肯定性刑事辨认笔录和否定性刑事辨认笔录。然后,在此基础上,得出刑事辨认与刑事辨认笔录之间的关系:刑事辨认是刑事辨认笔录的前提和基础,刑事辨认对刑事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的保障具有重要作用。刑事辨认笔录之所以具备证据能力,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一方面,刑事辨认笔录具备证据能力具有其立法必要性:一是因为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大量使用,需要对其进行立法予以规制,以防止错误的刑事辨认笔录造成冤假错案,实现程序正义;二是因为刑事辨认笔录具有不同于其他种类证据的特质,如果将刑事辨认笔录归为其他证据种类,则会造成侵犯被害人、证人、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以及影响刑事辨认笔录的真实性认定等危害,因此法律只能将其规定为独立的证据种类、使之具备证据能力,而不能将其划归其他证据种类。另一方面,刑事辨认笔录具备证据的三性要件:关联性、合法性、客观性,因此其具备证据能力。刑事辨认笔录具备关联性是因为其具备实质性和证明性,与查明案件待证事实息息相关;刑事辨认笔录具备合法性是因为我国法律对刑事辨认程序以及刑事辨认笔录均进行了明确规定,符合合法性要求;刑事辨认笔录具备客观性是由于其是对辨认结论的客观记录,并且通过制定辨认规则对刑事辨认程序进行规制,以确保结果的客观性。在刑事辨认前、刑事辨认阶段以及刑事辨认笔录制作阶段,存在着大量影响刑事辨认笔录证据能力的因素和问题。刑事辨认前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精神状况、辨认人在诉讼中的角色以及辨认客体的暴露程度、辨认客体是否独特、犯罪的严重程度和获取信息时的自然环境等。刑事辨认阶段的影响因素则包括:辨认人、主持辨认的侦查人员或者检察人员、见证人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及陪衬对象的数量和相似性、辨认客体的外貌变化等。刑事辨认笔录制作阶段则存在着刑事辨认笔录的内容不完善、刑事辨认笔录制作不及时和刑事辨认笔录形式不合法等影响刑事辨认笔录证据能力的问题。为降低或解决上述因素和问题对刑事辨认笔录证据能力的影响,笔者结合现有的理论成果和外国经验,特提出以下办法,希望能够有所裨益:实行辨前询问规则和辨认启动的审批制度;实行双盲辨认规则、切实贯彻执行见证人制度、细化混杂辨认规则;坚持全面性、纪实性、及时性以及合法性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绍红;杨克武;;论庭前证供的证据能力[J];法制与社会;2008年36期

2 陈卫东;付磊;;我国证据能力制度的反思与完善[J];证据科学;2008年01期

3 奚玮;余茂玉;;论证据能力意义上的关联性——以刑事诉讼为视角的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8年04期

4 陈卫东;付磊;;证据能力:动态地承载着价值选择[J];法制资讯;2008年09期

5 庄乾龙;;卧底侦查所获证据材料之证据能力探讨[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寇松娜;龙腾云;;“办案情况说明”证据能力探讨[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宋立妍;;对监听资料证据能力的剖析[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林帅;;论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J];商品与质量;2010年S4期

9 胡晓霞;;证据能力及其判断标准[J];前沿;2010年18期

10 陈学权;;侦查机关通过监听所获材料之证据能力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云峰;熊文胜;仲爱华;;试论电子文件的法律证据能力[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付璇;;刑事书面证言证据能力比较考察[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4辑)[C];2008年

3 尹伟民;;国际民事诉讼中证据能力问题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于铁林 王丹峰 于勇;证据的价值取决于证据能力[N];检察日报;2005年

2 杨亚民;设置质证规则要关注五大要素[N];检察日报;2007年

3 陶家祥;秘密监听证据能力的认定[N];江苏经济报;2012年

4 肖建国 北京科技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法学博士;英美证据法的两点启示[N];人民法院报;2001年

5 北京凯亚律师事务所律师 晋力;单位“作证”证据能力亟待澄清[N];法制日报;2007年

6 清华大学法学院 王一超;从《错案》看应当如何避免错案[N];人民法院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纪格非;论证据能力——以民事诉讼为视角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雯晔;论我国证据能力审查制度之构建[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周培翔;私人日记的证据能力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2年

3 陈晓蔚;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能力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09年

4 李丹;证据能力中的关联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张楠;论秘密录音的证据能力[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晋;电子监听下云存储取证策略与证据能力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7 马少捷;刑事辨认笔录证据能力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8 曾翔;论初查所获证据的证据能力[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秦利华;记者采访取得材料之证据能力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10 王琼仙;论我国刑事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25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325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d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