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死刑案件证据适用实证研究——以200件故意杀人罪判决为例

发布时间:2018-02-04 01:15

  本文关键词: 死刑 故意杀人 证据适用 证明标准 出处:《青海社会科学》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死刑作为一国最严厉的刑罚手段,保证并提高死刑判决的质量显具正当性。"提高判决质量",其首要含义就是确保证据适用的正确性。以故意杀人罪案件为例,依据中国裁判文书网随机选取近5年的死刑判决文书200份,对其中证据采信进行分类,能够总结我国现阶段故意杀人罪案件死刑判决证据适用方面的相关规律及其背后的司法考量。就其中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诸如具体证据种类适用、死刑案件证明标准对证据适用的反作用等,可以勾勒出"通过程序进一步控制死刑适用"的另一侧面。
[Abstract]:As the most severe means of punishment in a country, the death penalty ensures 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he death penalty. Its primary meaning is to ensure the correctness of evidence. Taking intentional homicide cases as an example, 200 death penalty documents of nearly 5 years are random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judgment documents Network, and the evidence is classified. It can summarize the relevant laws and judicial considerations of the application of death penalty evidence in the present stage of intentional homicide cases in our country, and analyze the relevant issues, such as the application of specific evidence types. The reaction of proof standard to evidence in death penalty cases can outline the other side of "further controlling the application of death penalty through procedure".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
【基金】: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基于统计分析的死刑证据适用研究”(14SFB30020)的最终成果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 死刑是刑事法体系内最为严厉的刑罚。在我国,死刑分为立即执行与缓期二年执行,尤其对于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一旦核准执行其结果便无法逆转。就死刑案件而言,其判决必须慎之又慎,除去国家追诉者应尽之高度的客观义务、辩护方恪尽职守外,通过制度改进进行死刑适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静;加强中国死刑案件辩护项目启动研讨会在京举行[J];中国司法;2004年04期

2 黄轩艺;;试论死刑案件的有效辩护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3 栗峥;;审慎构建中国的死刑案件控制程序——评杨宇冠教授主编的《死刑案件的程序控制》[J];人民检察;2011年09期

4 李洪亮;;论死刑案件的诉讼周期[J];法制与社会;2011年31期

5 黄曙;周甲准;;公诉一体化视野下的死刑案件办理机制[J];人民检察;2012年12期

6 王琨;;论我国死刑案件强制上诉制度的构建[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复核死刑案件中坚持提审被告人的几点体会[J];人民司法;1984年12期

8 ;努力改善对二审死刑案件的公开审理[J];人民司法;1990年04期

9 杨九根;精心审理 确保死刑案件办案质量[J];人民司法;1990年08期

10 ;坚持公开审理 严格依法办案——我省二审死刑案件全部实行公开审理[J];人民司法;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道鸾;;正确理解和掌握死刑适用标准,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2 刘志军;蒋玲玲;;浅论检察机关在办理死刑案件一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海峡两岸法学论坛——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3 武延平;武培;;学习董老的慎刑思想 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4 高滢;;死刑案件中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探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宋强;;畸形的证据收集与运用机制——对刑事被告人有利证据收集和运用的程序化评析[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甘应龙;谈湘兰;;证据才是事实[A];2002年度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论文汇编[C];2002年

7 胡向阳;季恒;;论环境污染诉讼中的证据保护[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卷)[C];2013年

8 王长军;唐楠栋;;瑕疵证据审查运用规则实证研究[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9 马克伟;;电子证据收集若干问题[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袁光亮;;论商标权诉讼的证据及其收集[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范跃红 通讯员 张提;死刑案件风险点逐一打钩核对[N];检察日报;2012年

2 记者 袁定波;死刑案件证据不足不得判死刑[N];法制日报;2013年

3 田雨;我国将进一步提高死刑案件办理质量[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罗智勇;评死刑案件的二审开庭审理[N];法制日报;2006年

5 廉颖婷;“二审是死刑案件质量的关键”[N];法制日报;2007年

6 何淼玲 通讯员  曾鼎新 余俊杰;“使每一起死刑案件经得起历史检验”[N];湖南日报;2007年

7 何淼玲邋通讯员 梁建军 江萌;省高院着力打造死刑案件“铁案工程”[N];湖南日报;2007年

8 欧阳晶;死刑案件由检察员负责审查[N];检察日报;2007年

9 记者  陈永辉;沪京津琼青藏高院坚持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审理[N];人民法院报;2006年

10 记者  陈伟;确保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工作按计划实施[N];人民法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胡常龙;死刑案件程序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陈海平;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韩红;我国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陈果;论死刑正当程序[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6 张栋;美国死刑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肖晗;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丛松;死刑案件有效辩护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2 郭雅琼;死刑案件质量保障机制完善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3 马立波;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制度保障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杨洋;论检察机关在死刑案件中的法律监督职能[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5 张利平;论死刑案件的程序控制[D];河南大学;2015年

6 金迪;死刑案件律师有效辩护制度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7 孙海楠;死刑案件无效辩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拓康;死刑案件诉讼程序完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9 靳雅森;论我国死刑案件中律师的有效辩护[D];山西大学;2016年

10 杨林佳;论我国死刑案件无效辩护制度的构建[D];吉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488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488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7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