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错位与回归:民事再审制度之反思——以民事程序体系的新发展为背景

发布时间:2018-03-26 07:26

  本文选题:民事再审 切入点:新《民事诉讼法》 出处:《现代法学》2013年02期


【摘要】:民事再审程序是《民事诉讼法》两次修法的"交集",以程序体系的最新架构为运行环境,新《民事诉讼法》的正式施行必将使再审程序面临着制度内部和外部关系的新问题、新挑战。在本体论方面,需要强化再审程序的特殊性和例外性,理性认识"再审难"的内在正当性,遏制特殊救济程序向通常救济程序的异化;在关系论方面,再审程序与简易程序、小额程序、二审程序以及"新增型"非讼程序之间的关系,需要予以进一步明晰和矫正;在性质论方面,应当以比例原则、利益权衡原则、有限纠错原则、穷尽其他救济原则等为基本纲领,从法解释学和立法论两条路径,对再审领域的实体事项和程序事项予以优化。
[Abstract]:The civil retrial procedure is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two amendments to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With the latest framework of the procedural system as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the form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ivil procedure Law will make the retrial procedure face new problems i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lations of the system. In the aspect of ontology,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articularity and exception of retrial procedure, to rationally understand the inherent legitimacy of "retrial difficulty", to contain the alienation of special relief procedure from ordinary relief procedure, and to avoid the alienation of special relief procedure to ordinary relief procedure in relation theo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trial procedure and the summary procedure, the small amount procedure, the second instance procedure and the "new type" non-litigation procedure needs to be further clarified and correct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limited error correc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exhaustion of other remedies, this paper optimizes the substantive and procedural matters in the field of retrial from the two paths of legal hermeneutics and legislative theor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国法学会2012年度部级研究重点课题“民事诉讼程序协调机制研究”(LSC2012B23)
【分类号】:D9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卫平;;再审制度修正解读[J];中国司法;2008年01期

2 张卫平;;有限纠错——再审制度的价值[J];法律适用;2006年07期

3 蔡虹;;民事再审程序立法的完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为中心的考察[J];法商研究;2012年02期

4 熊跃敏;;民事再审案件审理程序论略——以再审诉权为基础的程序建构[J];法学杂志;2007年01期

5 陈桂明;;再审事由应当如何确定——兼评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改之得失[J];法学家;2007年06期

6 李浩;;再审的补充性原则与民事再审事由[J];法学家;2007年06期

7 任俊琳;;民事再审功能的重新审视——兼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的再审条件[J];法学杂志;2012年10期

8 李浩;;处分原则与审判监督——对第7号指导性案例的解读[J];法学评论;2012年06期

9 肖建华;唐玉富;;小额诉讼制度建构的理性思考[J];河北法学;2012年08期

10 潘剑锋;;衔接与协调:民事诉讼法中相关制度的整合[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侯永宽;;论民事抗诉制度的废除——以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张嘉军;扩张与限制:试析两大法系两种不同反诉观——兼论我国反诉制度的未来走势[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吴兴国;;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之立法瑕疵及完善——以建设和谐社会为视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蒋冬冬;;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徐毅;;我国构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必然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高光亮;;论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完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金龙哲;王红军;王石磊;;论自由心证原则[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9 程鹏;;民事诉讼协议管辖适用范围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10 宋汉林,梁燕婷;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宁静波;;民事再审程序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2 肖建国;;群体性利益的保护与公益诉讼——以民事诉讼为中心的研究[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3 王旭军;梁静;;行政合同司法救济类型化探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洪坚;;上下级法院业务关系:从单向监督到双向制约——对二审裁判权运行的思考[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许威;;在超越与限制之间——论夫妻共同债务的追加执行[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浩;;司法公正与民事再审事由的修订[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7 郭洁;;现行土地所有权确权程序的改革[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宋平;;盐业诉讼中的文书提出命令制度研究——以盐业诉讼制度史为视角[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9 乔雄兵;;信息技术与域外取证:问题、理论与规则[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张晓森;;关联交易诉讼的举证责任探讨[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金荣洲;7-9世纪中外司法制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殷会玲;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D];河北大学;2007年

3 刘超;论股东派生诉讼及其在我国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舒源;英国股东派生诉讼成文法的形成与构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姜群;行政争议、民事争议交叉类案件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周毅;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贝奇;证明妨害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郑菲;试论我国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卫东;程序比较论[J];比较法研究;1993年01期

2 刘敏;;论我国民事诉讼法修订的基本原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陈桂明;纪格非;;证据制度改革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贺小荣;论民事简易程序司法解释的法理基础及其价值取向(上)——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J];法律适用;2003年10期

5 毕玉谦;现行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修订 应当考虑的若干层面[J];法律适用;2005年02期

6 毕玉谦;;关于在民事诉讼中设立小额诉讼程序的思考[J];法律适用;2006年08期

7 姜启波;;论法官判后答疑[J];法律适用;2006年08期

8 乔金茹;;完善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几点建议[J];法律适用;2006年Z1期

9 张跃国;;我国现行民事证据制度的问题和缺陷[J];法律适用;2007年02期

10 潘剑锋;;第一审民事案件原则上应由基层法院统一行使管辖权[J];法律适用;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良友;民事再审之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克平,范翠真;构建民事再审之诉制度的几点思考[J];山东审判;2005年01期

2 杨立久;谈民事再审判决书论证部分的完善[J];人民司法;1999年07期

3 吴富丽,李淑杰;论民事再审检察监督[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杨立久;民事再审判决书的论证内容及方法[J];法学;1999年06期

5 盛焕炜,车军;民事再审改判初探[J];社会科学;2001年11期

6 平平;浅谈我国民事再审程序[J];前沿;2003年07期

7 孙宝林;构建民事再审立案审查程序的思考[J];河北法学;2004年09期

8 刘宇s,

本文编号:1666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666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b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