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法裁判的多重评价标准
本文选题:司法裁判 + 合法性 ; 参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摘要】:司法裁判总会遭遇多重标准的评价。从理想标准来说,确定性与唯一正解论,为人们提供了一副值得追求的美好图景。而从现实的司法实践来说,合法(律)性标准要求通过法律追求个案正义;合理性标准旨在将价值判断置于理性的检视之下,因而与法律命题的可证立性相联系;可接受性标准则将复杂的局面化约为"面向谁"的问题,强调针对不同群体进行针对性的说服。虽然,司法裁判的多重评价标准渊源各异,但在当下转型中国的特殊语境下,仍应该在实用主义的意义上形成一个大致的体系。
[Abstract]: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is subject to multiple standards of evaluation.From the ideal standard, the theory of certainty and unique positive solution provides a beautiful prospect for people to pursue.From the reality of judicial practice, the legal (legal) standard requires the pursuit of case justice through the law, the rationality standard aims to put the value judgment under the rational examination, so it is related to the legal propositions.Acceptability criteria turn complex situations into "who to whom" questions, emphasizing targeted persuasion for different groups.Although the multiple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judicial decision have different origins, in the special context of the current transition of China, we should form a general system in the sense of pragmatism.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2-0330)
【分类号】:D91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焦宝乾;;法律论证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2 陈林林;;公众意见在裁判结构中的地位[J];法学研究;2012年01期
3 武宏志;;论式:法律逻辑研究的新方向[J];政法论丛;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发民;;论刑罚的社会功能——刑罚功能的社会学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李勇军;欧阳仁根;;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及其课程设置的思考——基于我国法学教育现状与长远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陈玉山;;论法教义学的实践品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吕明;;论法律原则的选择适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许胜;王成明;;论无效行政行为的救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业进;莫志宏;;从集中控制到框架条件管理——城市规划的演化理论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2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易凌;刘定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视角——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衣文静;;判决错误对诉讼与守法的激励机制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7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8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9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易凌;刘定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视角——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茂中;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相关市场界定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霞;青少年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赵世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竞争法制建设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曼;韩旭;;法律的自我复制及其限制[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2期
2 李中原;;中世纪罗马法的变迁与共同法的形成[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舒国滢;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J];比较法研究;1995年04期
4 张守夫;;“高科技时代”的科学哲学主题:科学论题学[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何怀宏;寻求共识——从《正义论》到《政治自由主义》[J];读书;1996年06期
6 Ch.佩雷尔曼;朱庆育;;法律推理[J];法律方法;2003年00期
7 周永坤;;民意审判与审判元规则[J];法学;2009年08期
8 张奇;张黎;;SSI课程与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的培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张黎;张奇;;大学生非形式推理特点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7期
10 郑永流;法律判断形成的模式[J];法学研究;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煜焕;王银江;;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裁判解释[J];人民司法;2006年11期
2 庄银花;;试析商法理念对司法裁判之影响[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4期
3 傅贤国;;民意与司法裁判关系论纲[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刘鑫;;法律规则与司法裁判关系探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田晓康;;论如何准确量刑建议——从刑事司法裁判的不确定性切入[J];法制与社会;2010年06期
6 吴习_g;;案件为什么难办?——论司法裁判与道德判断[J];学习与探索;2011年02期
7 黄旭;;论司法裁判中利益衡量的原则[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7期
8 洪鸿;;探索中国刑事诉讼结构的构建[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刘松珍;;调职司法裁判的多元视角分析——从一则调职案例谈起[J];行政与法;2011年01期
10 魏胜强;;融贯性论证与司法裁判的和谐[J];法学论坛;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贤国;;司法裁判吸纳民意机制之建构[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时永才;王刚;;论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兼议值得当事人信赖的民事审判权运行方式[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玄玉宝;;论能动司法在个案裁判中的实现——从一则公报案例切入[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杰;;法官机械司法的博弈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沈海风;;司法裁判价值合理性及其实现方式[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浦晓东;;“司法为民”宗旨指导下的诉讼权利保护——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的回归[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7 沈君;王静静;;个案民意的司法适用——以裁判方法和制度控制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昃晶雯;;“社会问题司法化”背景下的司法价值选择及路径探索[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徐瑞祥;;司法体制改革、制度完善与司法的公平与正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10 张泗汉;;坚持依法独立审判[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山东;司法裁判仅有技术层面的公正是不够的[N];检察日报;2001年
2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瑞华;司法裁判的及时性[N];人民法院报;2001年
3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法院院长 张向东;培养法官和谐的司法裁判理念[N];江苏经济报;2007年
4 浙江省绍兴县人民法院院长 寿国光;法律精神和司法裁判[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徐州市贾汪区法院院长 张向东;法官要树立和谐裁判理念[N];江苏法制报;2007年
6 何家弘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减少“涉法上访”不妨从完善陪审制开始[N];法制日报;2007年
7 王效锋;必须提高司法裁判的社会公信力[N];济南日报;2006年
8 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陈荣;对人民调解与司法裁判实现良性互动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7年
9 姜福东;法官在法律发现过程中的价值[N];法制日报;2010年
10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 姬广勇;公正裁判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N];人民法院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柳;司法裁判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崔军;论司法裁判[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杜闻;民事再审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赵承寿;论司法裁判中的事实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杨军;诉的利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廖中洪;中国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尹丽华;刑事上诉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雷新勇;公共政策的司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喜平;社会资本视野下的司法公信力[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刘玉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司法公信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晶晶;我国司法裁判的民意基础[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孟斐;我国司法裁判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王文波;论司法裁判的不确定性[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黄晶晶;论司法裁判的公众认同[D];吉林大学;2013年
5 王彦伟;民意对我国司法裁判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2年
6 上官俊峰;论司法裁判的形式合法性与实质合理性[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王小红;司法裁判与社会舆论的冲突[D];兰州大学;2010年
8 刘晓亮;法官道德对司法裁判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单忠献;从文本世界到现实世界:司法裁判中的法律解释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冯文婧;司法裁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辩[D];山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31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731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