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院执行体制改革的构想
本文选题:公正 + 高效 ; 参考:《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摘要】:当下中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是以公正、高效和权威为基本特征和价值目标的,其渗透于我国司法的各项具体制度之中,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如何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一批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比较积极的回应。为了更好地以学术之力审时度势促进司法改革,本刊编辑部特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种角度着眼,以"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总标题进行专题研究,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本刊编辑部对于受邀专家的来稿,只要符合通常的学术规范,不论其所表达的学术观点如何,均一律照登,所以,本专题所有观点均不必然代表本刊编辑部之立场。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judicial system in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justice, efficiency and authority a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and value goal, which permeates into the concrete system of our country's judicature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legal system.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study how to establish a fair, efficient and authoritative socialist judicial system. In order to fully explore this problem, our editorial department specially invited a group of experts to carry out a special study on this issue, and some scholars who have been studying this problem have received a more positive response.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judicial reform with academic strength,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our journal focuses on three angles: criminal litigation, civil litig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in order to "build justice and efficiency." The authoritative Socialist Judicial system carries out a special study for the general title. With the attitude of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ing,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this journal, as long as its contributions from invited experts conform to the usual academic norms, regardless of the academic views it expresses, Therefore, all views on this topic do not necessarily represent the editorial position of the journal.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07&ZD03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820011)
【分类号】:D9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少杰;;司法公正、高效与权威路径探析——以法院职权为视角[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刘晓华;查仲玉;;省法院对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理论研讨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和检查督导[J];山东审判;2008年03期
3 刘晓华;查仲玉;;全省法院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理论研讨会召开[J];山东审判;2008年04期
4 肖扬;;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J];中国审判;2008年03期
5 任鸣;曹颖逊;;探索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在京召开[J];法律适用;2007年08期
6 ;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第19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召开[J];法律适用;2008年Z1期
7 刘亚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 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审判机关[J];山东审判;2008年01期
8 赵峰;曲振涛;邱金山;贾峰;;省法院组织开展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审判制度专题调研活动[J];山东审判;2007年03期
9 苏峰;克楠;朱建伟;;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全国法院第20届学术讨论会暨2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J];法律适用;2009年01期
10 本刊评论员;;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引 推动法院工作又好又快发展[J];山东审判;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阳涛;;试论董必武同志的人民司法制度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2 张英俊;李鲁言;;改革和完善司法制度,确保司法独立公正[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仇小松;;司法公正与司法制度改革[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4 仇小松;;司法公正与司法制度改革[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5 王洪祥;;简论董必武对我国司法制度和诉讼法制度建设的贡献[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6 周道鸾;;华北人民政府司法制度之研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7 虞浔;;现代化视野下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变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曹运伟;胡志泽;;被害人权益保护的缺失与立法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崔敏;;重温董老教导,健全司法制度——追思董必武同志对创建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贡献[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10 胡云腾;袁春湘;;论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月文;建立现代司法制度的几个理念误区[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刘语;如何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N];眉山日报;2007年
3 王比学;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完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N];人民日报;2007年
4 王斗斗;为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而努力[N];法制日报;2007年
5 谢鹏程;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优越性体现在何处[N];检察日报;2008年
6 舒海燕;罗湖法院:唱响公正效率主旋律[N];人民法院报;2002年
7 尚方;文化搭台唱公正[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作者:周建平 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民法院;抓一教育三整顿树公正高效形象[N];人民法院报;2001年
9 记者 李术峰;健全司法制度加强队伍建设[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10 本报特约评论员 梁向阳;提升社会公众对司法制度的信心[N];法制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国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迟日大;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司法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明新;现代社会中的法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赖波军;F高级法院:司法运作与国家治理的嬗变[D];四川大学;2006年
5 程丽庄;俄罗斯联邦司法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王浩;清末诉讼模式的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李莉;刑事简易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李岩峰;法官自由裁量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李炳烁;司法制度的政治功能[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阮丹生;审前程序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文添;论辩诉交易制度移植的法理分析[D];太原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楠;被告人认罪案件简易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郁俊平;论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莉;刑事和解与死刑的适用[D];贵州大学;2008年
5 张飞飞;英美陪审制度的演进与现代启示[D];青岛大学;2009年
6 窦秀娟;论控辩协商制度[D];山东大学;2006年
7 刘志东;刑事审前程序的司法审查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周健;论公共政策介入司法[D];复旦大学;2009年
9 杜应尧;论人民陪审制的价值[D];山西大学;2005年
10 喻秋芳;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28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828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