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论最高人民法院裁判规则的形成功能——以最高院民事司法解释为分析对象

发布时间:2018-05-01 23:18

  本文选题:最高人民法院 + 裁判规则 ; 参考:《法学》2013年11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最高人民法院裁判规则形成功能呈现出偏重形成高度抽象规则、淡化针对个案形成具体规则,偏重裁判规则形成过程中的政府主导、淡化法院根据司法实践自发形成裁判规则.偏重裁判规则形成的推理启动机制,淡化经验启动机制的特点。最高人民法院需要强化裁判规则形成功能的目的论立场,不能忽视裁判规则形成功能的主动性,并且现有的裁判规则形成功能的抽象发挥模式并不违宪。最高人民法院裁判规则形成功能最大的正面效应是其从技术(如举证责任倒置)和理念(如强化物权债权化)两个层面形成的裁判规则有力地回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裁判规则形成活动是在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法律意义澄清和漏洞填补活动,尊重法律是裁判规则形成功能发挥的首要原则。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functions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in the formation of adjudicative rules have shown that the formation of highly abstract rules has been emphasized, while the formation of specific rules in the light of individual cases and the government leading in the formation of adjudicative According to judicial practice, the desalination court spontaneously forms the rules of adjudication.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reasoning starting mechanism formed by the referee rules, whil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mpirical priming mechanism are downplayed.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Skopos standpoint of the formative function of the rules of adjudication, and cannot ignore the initiative of the formative function of the rules of adjudication, and the present abstract mode of exerting the function of forming the rules of adjudication is not unconstitutional. The biggest positive effect of the formation function of the ruling rules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is that the rules formed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echnology (such as the inversion of the burden of proof) and the idea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creditor's rights in real right) respond powerfully to the needs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legal rules, legal principles and legal concepts, the formation of adjudicative rules is an activity of clarifying legal significance and filling up loopholes, and respecting the law is the primary principle to play a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adjudicative rule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生视野下适当生活水准权的法律保障”(项目批准号:11CFX031)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团队项目“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法律保障与制度实现”(项目批准号:IFYT1208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振豹;;论最高人民法院的抽象司法解释权[J];比较法研究;2010年02期

2 魏胜强;;司法解释的错位与回归——以法律解释权的配置为切入点[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张友连;;公共政策与最高人民法院的角色——以关于汶川、玉树和舟曲的通知为分析对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4 袁明圣;司法解释“立法化”现象探微[J];法商研究;2003年02期

5 郭雳;;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最新发展——《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之解读[J];法商研究;2012年04期

6 张勇;;规范性司法解释在法律体系实施中的责任和使命[J];法学;2011年08期

7 胡玉鸿;;尊重法律:司法解释的首要原则[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8 陈u&;;司法解释的建构理念分析——以商事司法解释为例[J];法学研究;2012年02期

9 姚建宗;;法律的政治逻辑阐释[J];政治学研究;2010年02期

10 赵钢;王杏飞;;论民事司法权中的司法规则创制权[J];中国法学;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杏飞;;论司法规则制定权的确立基础[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2 王少青;我国现行司法解释制度评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鲁篱;证券民事赔偿若干问题探讨——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民事赔偿案件的规定[J];财经科学;2004年03期

4 江国华;;中国宪法中的权力秩序[J];东方法学;2010年04期

5 徐璐,刘万洪;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立法者——从1980-2004年人大常委会公报看立法理念的发展变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魏胜强;;司法解释的错位与回归——以法律解释权的配置为切入点[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刘拓;韩钰;;2010年度法律方法研究综述[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11年00期

8 李兴魁;沈烨;;论企业借贷纠纷的“形”与“实”[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胡敏敏;;法律解释权研究[J];法律方法;2006年00期

10 陈志华;;医学会从事医疗损害鉴定之合法性研究[J];证据科学;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林彬;陈胜蓝;;商事审判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作用探析:理论与实证[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刘芳;;浅议“功能性限定”在司法审判和行政审批中的适用标准差异[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二部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蒋啸;判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纪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肖晖;中国判决理由的传统与现代转型[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陈振一;类型与动因: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的机理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白雅丽;司法的角色[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马莉莉;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理论逻辑论纲[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蒋涛;罪刑法定下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洪财;我国法院判决依据的几个难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刘飞;非单调推理及其应用[D];河南大学;2011年

3 张亚彬;亲亲相隐制度变迁史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高磊;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司佳辉;政治理念下的法律解释[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梁迎春;论我国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傅麟;论社会主义法律解释体制的完善与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珏芙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立法化”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9 赵来珍;我国司法解释的理论困境与实践改进[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文君;刑事程序法定原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少青;我国现行司法解释制度评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2 陈兴良;罪刑法定司法化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张榕;;司法能动性何以实现?——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为分析基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吴天昊;;法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特殊经验及其启示[J];法国研究;2007年01期

5 姚若贤;关于改革和完善我国司法解释工作的若干思考[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陈卫东,李训虎;先例判决·判例制度·司法改革[J];法律适用;2003年Z1期

7 谢宝红;付子堂;;司法解释中的社会公平问题 以“同命不同价”现象为例[J];法律适用;2007年02期

8 孔祥俊;;论裁判的逻辑标准与政策标准——以知识产权法律适用问题为例[J];法律适用;2007年09期

9 董v,

本文编号:1831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831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d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