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刑事和解审判程序之现实处境与完善进路--基于新刑诉法实施后运行状况的实证考察

发布时间:2018-05-15 18:04

  本文选题:刑事和解 + 司法应对 ; 参考:基于新刑诉法实施后运行状况的实证考察


【摘要】:刑事和解程序的"入法",在严格限定和解案件范围的同时拓展了和解法律效果,旨在将其纳入法制化运行的同时发挥更强大的功能。但徒法不能自行,一方面,和解程序在实务中的样态究竟如何,是否实现了立法预设的价值和功能,另一方面,制度设计是否完善,是否贴合司法实际,均需建立在全面了解实践运行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座谈、问卷调查、司法统计、案例收集、访谈等对全国范围内刑事和解程序入法后审判阶段实施情况的考察分析,发现刑事和解程序在实施中除面临具体如何依法判断案件适用范围及如何"从宽处罚"的操作难题等影响制度公平、总体适用率及司法行为合法性外,实务部门对告知义务、法官角色定位、协议的审查权、和解程序的回转等问题争议极大,呈各行其是的操作乱象,总体上将制度上的和解与事实上的和解相互混淆,存在立法导向认知偏差等突出问题,影响了和解的制度化建构和功能的发挥。为最大限度的发挥和解"入法"的预设价值和功能,对刑事和解审判程序运行中存在的以上突出问题分别阐释,并着眼于实践操作从不同层面对各个环节提出了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供实务和立法部门参考。
[Abstract]:The "law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procedure", while strictly limiting the scope of settlement cases, expands the legal effect of reconciliation, in order to bring it into legal operation and play a more powerful role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one hand, how does the conciliation procedure behave in practice, and whether it realizes the value and function of the legislative presupposition, on the other hand, whether the system design is perfect and conforms to the judicial reality? All need to be built on the basis of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practice. Through discussions, questionnaires, judicial statistics, case collection, interviews and so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ial stage after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procedure entered the law throughout the country, In addition to how to judge the applicable scope of the case according to the law and how to "leniently punish" affect the fairness of the system, the overall applicable rate and the legality of the judicial behavior, the practical department has the obligation to inform the criminal settlement procedure. The role of the judge, the right to review the agreement, the turnaround of the settlement procedure and other issues are very controversial, presenting a chaotic operation, which generally confuses the system of reconciliation with the de facto settlement. There are some outstanding problems, such as cognitive bias of legislative guidance, which affect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reconciliation and the exertion of its function.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resupposition value and function of reconciliation "entry law", the abov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trial procedure are explained separately. It also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actice and legislative department.
【作者单位】: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环资庭;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
【分类号】:D9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守芬;李瑞生;;刑事和解机制建构根据简论[J];人民检察;2006年14期

2 王金贵;刘国华;;关注刑事和解 促进社会和谐——“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学术研讨会综述[J];人民检察;2006年17期

3 王珂;晏庆;;刑事和解的双重分析[J];菏泽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莫晓宇;;和谐社会视野下刑事和解机制的构建[J];人民检察;2006年23期

5 傅文魁;;刑事和解的实证分析[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郑建军;毕晓芳;陈慧芳;;我国刑事和解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思路[J];法制与社会;2006年24期

7 黄京平;甄贞;刘凤岭;;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05期

8 彭辅顺;;论我国刑事和解的立法化[J];河北法学;2007年06期

9 林东品;;刑事和解的价值与局限[J];检察风云;2007年10期

10 程兰兰;;和谐社会呼唤刑事和解[J];检察风云;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道刚;;救助被害人的优化选择——倡导刑事和解的犯罪学思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赵凤祥;刘昊;;重罪案件适用刑事和解的可行性分析[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3 郭云忠;;刑事和解现状之调查[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周娅;姚石京;;刑事和解之内涵探析与价值定位——刑事被害救济的新思维[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郭勇;刘小荣;;浅析检察机关开展刑事和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6 孙光骏;;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法律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易珍荣;;刑事和解——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有效方式[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胡锦萍;;论刑事和解在我国的运用[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乐绍光;苟红兵;;刑事和解原则下的检察权能重构[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甄贞;;刑事和解的理念及在我国的实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史任;广州白云:三年促成35案刑事和解[N];检察日报;2007年

2 林东品;刑事和解的价值与局限[N];扬州日报;2007年

3 国家检察官学院 姜昕 孙勤;刑事和解的民法化解释[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李树立;不妨给刑事和解立法冲动降降温[N];法制日报;2009年

5 吉林大学法学院 陈蒙;刑事和解的适用与配套设计[N];检察日报;2009年

6 湖南省双峰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梁巨热;刑事和解诠释以人为本精神[N];法制日报;2009年

7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检察院检察长 朱伟平;刑事和解坚持“三个务必保证”[N];检察日报;2009年

8 刘璐 郭玺;刑事和解 恢复被犯罪破坏的和谐[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检察院 王洪坤;应立法规范刑事和解[N];检察日报;2011年

10 赵正辉 苟连静;刑事和解 尖峰时刻奏琴瑟[N];人民法院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邓建辉;刑事和解制度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葛琳;刑事和解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周凯东;检察环节刑事和解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杨;刑事和解的价值冲突与制度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郭丽丽;论刑事和解及其在我国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孙志辉;刑事和解制度探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王刚;论刑事和解模式的构建[D];兰州大学;2010年

5 郭小峦;中国刑事和解的困境与出路[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伟;刑事和解的功能与价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齐帅;刑事和解与重罪[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洁;刑事和解及其中国化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曲晓丽;试论刑事和解及本土化构建[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张绍钧;论刑事和解[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93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893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7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