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对于完善刑事瑕疵证据补救制度的思考——以某中级法院普通刑事案件判决为样本

发布时间:2018-06-11 14:41

  本文选题:瑕疵证据 + 补救制度 ; 参考:《法律适用》2013年02期


【摘要】:正《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两个《证据规定》)首次从司法解释的层面,规定了瑕疵证据补救制度。这在证据学上是一个理论创新,由此实现了从证据可采信角度对证据类型的"三分法",克服了将证据简单划分为"合法证据"与"非法证据"的缺陷。〔1〕这一规定同时也是对司法实践中惯常做法的总结与肯定,起到了从制度上对瑕疵证据补救行为予以规范和保障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
[Abstract]:For the first time, the provisions on examination and judgment of evidence in handling death penalty cases and on the exclusion of illegal evidence in criminal cas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two provisions of evidence") are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the level of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The system of remedy for defective evidence is stipulated. This is a theoretical innovation in evidential science. It realizes the "three-point method" of evidence typ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dmissibility of evidence, and overcomes the limitation of dividing evidence into "legal evidence" and "illegal evidence", which is also a rule of judicial practice. The summary and affirmation of common practice, It has the function of standardizing and protecting the remedy behavior of defective evidence from the system, whi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meaning.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分类号】:D926.2;D915.13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龙宗智;欺骗与刑事司法行为的道德界限[J];法学研究;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江涛;试论刑事诉讼中的瑕疵证据[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张茂豪;对瑕疵证据取舍问题的思考[J];检察实践;2001年03期

3 闫寒梅;谈瑕疵证据的法律效力[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4 贾志敏;论行政诉讼中的瑕疵证据[J];前沿;2004年05期

5 吴延溢;刑事诉讼中瑕疵证据的界定与排除规则[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6 任华哲;郭寅颖;;论刑事诉讼中的瑕疵证据[J];中国检察官;2009年10期

7 黄海威,朱东进;瑕疵证据的证据能力[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李佳;孙永芹;;论民事诉讼瑕疵证据及其证明力[J];法制与社会;2008年24期

9 万毅;;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若干操作问题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03期

10 任华哲;郭寅颖;;论刑事诉讼中的瑕疵证据[J];法学评论;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丽;;以公诉视角论检察机关刑事诉讼监督权行使现状及完善[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月丹 陈宝琨;对瑕疵证据不能一刀切[N];检察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王翠云 赵安金;瑕疵证据被排除[N];检察日报;2011年

3 赵旭明 许任刚 张本勇;刑事诉讼中的瑕疵证据的可采性[N];人民法院报;2001年

4 万毅;非法证据争议 学者法理破题[N];检察日报;2011年

5 刘光峰 杨培国;为防被告不应诉庭前调查须仔细[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崔洁 肖水金 王丽丽 通讯员 李勇;非法证据争议 期待修法破题[N];检察日报;2011年

7 早报记者 陈良飞;王朝劫案庭审:4大悬疑未解[N];东方早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关仕新 通讯员 陈荣鹏;从公诉视角看“两个证据规定”和“量刑建议”疑难问题[N];检察日报;2011年

9 戴卫忠;非复审性行政案件被告补证规则探析[N];江苏经济报;2004年

10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国华;通过证据法则的司法人权保障[N];人民法院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良友;民事再审之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赛洋;刑事瑕疵证据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艳萍;刑事瑕疵证据补正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李艳利;论民事诉讼中的瑕疵证据[D];郑州大学;2011年

4 张毅;刑事瑕疵证据可采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刘志超;检察机关审前阶段非法及瑕疵证据处理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6 汪涛;民事诉讼瑕疵证据的采信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裴婷;论刑事瑕疵证据[D];山东大学;2012年

8 王佩;论刑事瑕疵证据的可采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9 施燕华;论刑事诉讼中瑕疵证据的转化[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卢海燕;刑事案件中“情况说明”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05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005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1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