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解读中国刑事审前羁押实践——一个比较法实证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5 07:53

  本文选题:审前羁押 + 高羁押率 ; 参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摘要】:羁押率高和羁押/诉讼期间合一是中国刑事审前羁押的两大特征。通过对全国和个别检察机关审前羁押率的分析,并将之与域外司法数据进行比对,可以发现:中国审前羁押率(捕诉率)自1997年至2016年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与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中"以羁押为例外"的法治原则相比,我国刑事审前羁押实践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结合法律规范和一些二手文献,可以发现,我国羁押/诉讼期间合一的制度安排确实可能导致嫌疑人被"一押到底",但零星的数据显示,我国刑事审前羁押的平均期间较之其他国家更短。仅作事实层面分析,这可能是因为"高羁押率"和"一押到底"客观上可迫使嫌疑人供述,进而促使刑事程序增速。
[Abstract]:The high rate of custod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ustody / litigation are the two characteristics of pretrial detention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pretrial detention rate of national and individual procuratorial organs and comparing it with the overseas judicial data, we can find that the rate of pretrial detention (arrest rate) in China has gradually decreased from 1997 to 2016.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rule of law principle of "taking custody as the excep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justice standard,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in the practice of criminal pretrial detention in our country. Combined with legal norms and some second-hand documents,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custody and litig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detention / litigation in China may indeed lead to the suspects being "detained to the end", but sporadic data show that, The average period of pretrial detention in China is shorter than that in other countries. This may be due to the fact that "high detention rate" and "one remand" can objectively force suspects to make confessions and thus accelerate the criminal procedure.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16JXRZ10)
【分类号】:D9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方权;审前羁押,原则还是例外[J];云南法学;2001年01期

2 陶宏;审前羁押制度改革再探[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徐德刚,雷连莉;论审前羁押与人权保障[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朱贵华;中外审前羁押制度比较研究[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5 赵春燕;;从我国审前羁押体制的历史看其发展趋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12期

6 郑妮;试论审前羁押的司法程序[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7 刘敏;马洁;;完善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思考——人权保障视野下的实证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胡妃华;;论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8年29期

9 赵杰伟;;我国审前羁押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10 房国宾;陈忠;;审前羁押标准解读[J];西部法学评论;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贺阳;孙红玲;;试论审前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构建[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2 叶小琴;;论建立监所检察的预防监督机制——以英格兰审前羁押监督机制的可借鉴性分析为切入[A];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静;警惕审前羁押监管中的酷刑[N];法制日报;2007年

2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检察院 柴慈永;批捕制度转化为审前羁押制度的设想[N];检察日报;2009年

3 尧都区人民检察院院长 董新平;“在押人员审前羁押表现纳入量刑”做法刍议[N];临汾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卢金增 通讯员 李小美 高忠祥;吴林:当好审前羁押的“裁判员”[N];检察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卢杰;律师介入涉未案降低审前羁押率[N];法制日报;2012年

6 刘仁文;如何降低审前羁押率[N];学习时报;2009年

7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周方宝;审前羁押表现宜作为酌定量刑情节[N];检察日报;2013年

8 山东省费县人民检察院 李积国;在押人员的审前羁押表现应作为法定量刑情节[N];检察日报;2009年

9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吴燕;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审查还需有配套措施[N];检察日报;2012年

10 记者 朱香山 通讯员 韦磊;江门新会:创设简易程序办案区[N];检察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劲秋;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改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尚志;论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重构[D];厦门大学;2007年

2 杜俊锋;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郑鲁杰;论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修改和完善[D];山东大学;2010年

4 张哲霓;论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完善[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妍;审前羁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赵春燕;论我国的审前羁押体制改革[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7 刘德剑;试论审前羁押制度及我国之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卢致远;论审前羁押制度[D];郑州大学;2007年

9 薛山中;论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完善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魏玲;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65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065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0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