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和解的法解释论展开——《民事诉讼法》第230条评注
本文选题:狭义执行和解 + 广义执行和解 ; 参考:《当代法学》2017年01期
【摘要】:我国的执行和解已经具备了法解释论研究的条件。一方面,2016年《民诉法解释》的新规定揭示了执行和解的公法性质,并与既有司法解释一起划定了执行和解的主客观范围。另一方面,最高人民法院的先例性裁判对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了法律续造,阐明了执行和解的效力瑕疵与效力解除问题上法律文本的含糊表达。站在法解释论的角度,应当认为中国法的执行和解制度已经基本完成了体系性构建。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尝试从法律文本、司法实践中归纳出中国法内生的法律规则,并将各个法律规则与德国法、日本法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后,借助法律评注(Kommentar)的写作体例,把立法、学理、司法等各种解释论资源涵摄于《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的法律文本之下。
[Abstract]:The enforcement reconcili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already possessed the conditions for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interpretation of law. On the one hand, the new provisions of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in 2016 reveal the nature of public law in the enforcement of reconciliation, and together with the existing judicial interpretations, delineate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cope of the enforcement of reconcili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ecedent judgment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continues the leg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w and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and clarifies the vague expression of the legal texts on the issue of the blemish of the effect of the enforcement settlement and the issue of the rescission of the validity. From the angle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it should be considered that the system of enforcement and reconciliation of Chinese law has basically completed its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tries to sum up the endogenous legal rules of Chinese law from the legal text and judicial practice, and compares each legal rule with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German law and Japanese law, and then makes use of the writing style of Kommentar. The resources of legislation, theory, judicature and so on are included in the legal text of Article 230 of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作者单位】: 日本一桥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5.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龙生;陈峻;;执行和解制度和实务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2 王琳;;执行和解协议诉讼制度的可行性探讨[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管海燕;;浅析民事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J];法制与社会;2008年13期
4 方延;;基础与进路:民事执行和解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5 张弦;胡旭;;论反垄断执行和解的正当性[J];经营管理者;2009年10期
6 张海强;王芳;;我国执行和解制度的缺陷完善和实务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9年16期
7 李金燕;杨凤;;论民事执行和解的效力[J];韶关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8 赵振华;;论执行和解制度的缺陷和立法完善——以一件陷入僵局的执行和解案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12期
9 马怀国;叶伶俐;;实现执行权能动性的路径探析——以执行和解向执行调解转变为视角[J];山东审判;2010年05期
10 李慧;;民事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J];商品与质量;2012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祝颖;;执行和解制度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2 肖树平;;民事执行和解与现状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3 邱生权;戎老虎;张艳斐;;和谐社会下的民事检察执行和解探析[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炳方 栾汉勤 宗鸣;完善执行和解的几点建议[N];江苏法制报;2005年
2 张小帆;法官在执行和解中的角色定位[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秦飞;达旗法院力促执行和解贯穿执行过程始终[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4 张相旺;全南注重多渠道执行和解[N];人民法院报;2007年
5 刘德刚邋仇慎齐;执行和解协议缘何频遭“恶意违约”[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张玉群;执行和解制度的缺陷与完善[N];江苏经济报;2009年
7 周正东 徐明成;江苏淮阴法院强化执行和解成效显著[N];新农村商报;2010年
8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卢文丽;完善执行和解机制 营造和谐执行环境[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王双山 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围绕三项重点工作 全力促进执行和解[N];通辽日报;2010年
10 孙懋;执行法官能否介入执行和解[N];江苏经济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杨希;我国执行和解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戴建萍;论民事执行和解[D];复旦大学;2009年
3 张曼;执行和解制度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4 张永彬;论执行和解[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贺旭;论我国执行和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朱妍;执行和解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德毅;论执行和解[D];复旦大学;2010年
8 陈萌萌;论民事执行和解[D];郑州大学;2013年
9 李静;执行和解的法理学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10 郭晓宁;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01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101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