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刑事和解制度在非羁押诉讼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7-06 13:51

  本文选题:和解制度 + 诉讼机制 ; 参考:《人民检察》2013年21期


【摘要】:正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首次确立了刑事公诉案件和解程序。把刑事和解制度引入到非羁押诉讼机制之中,可以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体现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与非羁押诉讼机制的内涵一脉相承,是对非羁押诉讼机制价值的确认和补充。"当事人和解"的前置条件不仅能扩大非羁押诉讼的适用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司法人员关于"嫌疑人能否及时到案"的顾虑,既提高
[Abstract]:The revised Criminal procedure Law establishes the reconciliation procedure of criminal prosecution cases for the first time. Introducing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nto the non-custodial litigation mechanism can reduce the litigation cost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itigation, embody the people-oriented judicial concept, and inherit the connotation of the non-custodial litigation mechanism in the same vein. It is the confirmation and supplement to the value of non-custodial litigation mechanism. " The pre-condition of party reconciliation can not only expan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non-custodial proceedings, but also remove the judicial personnel's concern about "whether the suspect can come to the case in a timely manner" to a certain extent.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检察院;泉州市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D9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晖;;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制度的建构——以轻微刑事案件为基点[J];襄樊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高建明;;刑事和解的一般理论与实践[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艾阳;苏丽娟;;在我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J];中国司法;2008年12期

4 于志刚;;刑事和解的正当性追问——中国政法大学首次“青年教师学术沙龙”观点综述[J];政法论坛;2009年05期

5 李茂春;李志强;;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之探讨[J];学习论坛;2005年12期

6 黄秋生;姚石京;;刑事和解的内涵与法律定位再探[J];人民检察;2008年04期

7 柯葛壮;张亚杰;;刑事诉讼应设立公诉案件“控告才处理”制度[J];法学;2010年03期

8 陈奎;;论刑事和解制度的本土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孙溢晗;;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之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0年20期

10 许晓蕊;;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和解思路[J];人大建设;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继伟;赵国梁;;试论在公诉案件侦查阶段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曹运伟;胡志泽;;被害人权益保护的缺失与立法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路冰辉;李对红;;充分体现当事人地位 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易珍荣;;刑事和解——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有效方式[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汤道刚;;救助被害人的优化选择——倡导刑事和解的犯罪学思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聂晓生;马晓梅;;论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与完善[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侯明哲;;从民生视角谈刑事和解制度[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胡锦萍;;论刑事和解在我国的运用[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郑国;;浅谈刑事和解制度[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孙光骏;;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法律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一中院 刘璐 郭玺;刑事和解制度的规范与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镇江市京口区检察院 贾永平邋吴军;刑事和解制度的两种形式[N];江苏法制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李梦娟;刑事和解制度在争议中前行[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窦玉梅;刑事和解,是耶非耶?[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赵侠;解矛盾、促和谐的有效途径[N];天津政法报;2009年

6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建伟;刑事和解:被害人取向的复活?[N];检察日报;2009年

7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汤忠胜;不要忽视公诉案件被害人的权利[N];人民法院报;2004年

8 平南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韦似兰 麦丽彬;刑事和解制度在检察工作的适用[N];法治快报;2007年

9 关振海;论中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N];法制日报;2008年

10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 赵志辉 马楠 毛旭飞;天津:刑事和解注重“五性”[N];检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琳;刑事和解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叶肖华;刑事审判程序分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邓建辉;刑事和解制度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4 蔡国芹;刑事调解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祖鹏;刑事简易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周亚红;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骆东平;论性骚扰纠纷的民事诉讼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何挺;现代刑事纠纷及其解决[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谭炜杰;行政诉讼和解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王守安;检察裁量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新;论刑事和解制度的理性化构建[D];山东大学;2008年

2 孟庆超;刑事和解制度的本土化[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梁岩;刑事和解制度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林家柏;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困境与出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江文;刑事和解及其在我国的本土化建设[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徐剑;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之构建[D];苏州大学;2007年

7 张欣;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李捷;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谭覃;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D];中南大学;2008年

10 陈巍;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02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102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e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